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地方新闻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社火(资料图)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既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中传统节日的重要代表,也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空间。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州社火(资料图)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在癸卯兔年新春来临之际,甘肃省2023年“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启动仪式暨2023年张掖市“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精彩来袭,快来解锁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制定背景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维护和培育文化生态,推动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市文化旅游委制定出台《重庆市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相关责任,规范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和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制定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四条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第二十六条...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天津汉沽飞镲表演。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在天津市文旅局指导下,天津市艺研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完成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开启大运河天津段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推进“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拍摄工作、组织专家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传承人进行评估等,非遗保护工作亮点不断。 非遗宣传展示丰富多彩 在非遗活动的宣传展示方面,2022年出色完成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天津非遗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藏族青年画师仁青郎加(右一)在自己的工作室指导学徒创作唐卡漆画作品。 唐卡漆画作品《天路》 仁青郎加作 唐卡漆画作品《白塔桃花风景图》 阿旺曲扎作 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大力支持下已建设完工的昌都唐卡漆画基地。 跟随福建省艺术馆艺术创作部副主任何肃先,记者走进一个面积超300平方米的大厅。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的文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当“燃爆”的国产影视、复兴的非遗国粹、跨界联名的国货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生活中,热衷“国潮”、喜爱“国风”,成为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精神需求“升级”的直观体现,彰显着中国文化不断走向自信自强的鲜明趋势。 有这样一群正在与时代“赛跑”的青年人,让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被传承发扬。在他们的世界里,传统并不意味着褪去光环的“老旧物件”,而是代表着新潮、活力和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古老与青春的“激情相拥...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 云文旅发〔2023〕1号 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省图书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武术协会: 按照《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经过推荐、评审、公示等程序,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290家单位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通知 云文旅发〔2023〕1号 各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省图书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中医医院(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武术协会: 按照《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经过推荐、评审、公示等程序,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290家单位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现予公布。 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名单,具体如下: 千年大运河是润泽百姓的水脉,更是传承历史的文脉。由拱墅、余杭和临平共同创建的省级大运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以运河文化的生态保护和活态传承为主线,以非遗整体性保护为目标,推进运河文化守正创新。 京杭大运河拱宸桥 半山立夏、径山茶宴、清水丝绵展非遗魅力,“百”艺新生融当下生活。大运河文化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2年12月31日,著名木偶雕刻艺术家,徐家木偶第六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漳州木偶艺术大师徐竹初因年迈去世,享年85岁。徐竹初不幸离世后,社会各界人士送来花圈进行吊唁,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发来唁电表示哀悼。 在徐竹初生前的工作台上,如今还摆放着日常使用的雕刻工具。桌上雕刻一半的木偶头,只露出人像雏形,好像工作台的主人只是刚巧离开一会儿......和刻刀结缘七十余载,徐竹初却还没来得及和这些“老伙计”正式道别...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近日,贵州省确定设立“武陵山区(黔东)文化生态保护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黔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 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贵州省境内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存续状态良好,民众参与度高、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的特定区域。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赖以孕育、滋养...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