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胡敏:基于滩头木版年画谈单个非遗
项目
的整体性保护
2022.10.10
论坛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整体性保护原则的前提下,不能忽视单个非遗
项目
的整体性保护问题。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滩头木版年画”为例,研究分析出单个非遗
项目
的整体性包含有七个方面的内容,即
项目
本身构造与特征的完整性、
项目
相关的条件与形式、
项目
相关的人、
项目
赖以生存的环境、
项目
完整的传承发展历史、
项目
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同类或相似的非遗
项目
。实施单个非遗
项目
的保护工作时,应整体考量这些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分步骤、分层次、科学有效地制订保护...
查看更多
广东省文化馆“非遗生活工坊”丰富假期生活
2022.10.10
专题报道
10月1日至7日,2022年节庆“叹”非遗国庆、重阳节系列活动之“非遗生活工坊”在广东省文化馆小剧场顺利举行。石湾陶塑技艺、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三灶竹草编织技艺、书画装裱修复技艺、沙河鸟笼工艺、墩头蓝纺织技艺等非遗
项目
体验,让广大群众感受传统工艺中的匠心独运,丰富国庆假期生活。 10月1日,石湾陶塑技艺新生代伍蔚蔚老师为学员讲解了“石湾公仔”的前世今生,并特地选择岭南民俗文化代表“醒狮”作为陶塑对象...
查看更多
杨宇菲:雪山的文化过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溯源
2022.10.09
论坛
【摘要】从自然山峰到地方文化传统中的“大地之母”,雪山的文化过程是当地人在雪山生态中生成地方性知识、构建社会秩序的动态的文化实践过程。围绕雪山形成的文化生态体系不仅构成当地人认识自然万物的认知图式,也参与到地方文化建构与社会变迁之中,积淀成为西藏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母体。由此生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回到母体的生成历史中进行文化溯源,理解当地人与自然相处的深层文化逻辑,以整体性原则加以保护与传承。保护这些与雪山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亦助力于维护雪山的自然...
查看更多
青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专题系列宣传活动——德都蒙古文化(海西)生态保护实...
2022.10.09
专题报道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出“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青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专题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非遗整体性保护,为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保障。 德都蒙古文化(海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 2016年,德都蒙古文化(海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保护区设立...
查看更多
“献礼二十大·非遗迎国庆”三十米剪纸作品亮相四川省非遗馆
2022.10.08
地方新闻
唤马剪纸、龙玲剪纸、仪陇剪纸、自贡剪纸……剪刀如穿花蝴蝶般上下游走,让市民目不暇接、大呼过瘾。10月1日,诸多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四川非遗馆一层广场,上演了一场精湛的剪纸秀。据悉,这是四川非遗“献礼二十大·非遗迎国庆”系列活动的第一场,为七天的国庆长假拉开了喜庆祥和的序幕。 喜迎二十大 三十米剪纸作品亮相 剪纸,指尖上的民族艺术,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四川的剪纸文化...
查看更多
人与海洋的共生: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与保护研究
2022.10.08
论坛
【摘要】海南有许多非遗
项目
都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这是海南非遗的一大特点。此外,尚有许多暂未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非遗资源,其丰富性远远大于已公布的非遗
项目
。因此,非遗
项目
需要强化保护研究,非遗资源需要加快搜集、整理、申报,以列入名录。与海洋相关的非遗蕴涵丰富的海洋人文精神,是人与海洋可持续互动的智慧结晶,也具有追溯海南历史的价值。海南应整合资源,借助旅游开发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建设,保护文化基因存续的文化空间,保护承载文化基因的物质载...
查看更多
节庆丨重阳节话习俗
2022.10.08
专题报道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今天是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每逢此时,很多人都会吟诵王维的这首诗。 重阳节又称“重九”,因为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又称“重九”。 2006年,重阳节经国务院批准,列...
查看更多
汇集非遗保护理论实践新成果
2022.10.08
专题报道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王文章主编;崇文书局出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立足国家非遗保护工作框架和学科建设,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脉络中,特别是近20年来保护实践和理论积累基础上,探索学术话语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期,由王文章主编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以下简称...
查看更多
2022年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推选正式启动
2022.10.08
地方新闻
2022年,四川在非遗保护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非遗传承发展实践中收获了哪些宝贵经验?全省非遗保护传承有哪些示范典型?继“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9月下旬启动后,10月5日,由文旅厅主办、四川日报社承办的“2022年四川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推选活动”重磅推出。 此次活动,将评选出10个四川非遗
项目
优秀保护实践案例、10个四川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10个四川非遗进校园优秀案例和10个四川非遗在社区优秀案例(示范点)。希望以评...
查看更多
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辞典》述评
2022.10.03
论坛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以积极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这一新型遗产概念为先导,从立法、技术、行政和财政等政策渠道多方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治理新时代。这一进程与中国于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非遗公约》)的国际合作机制以来积极推动地方、国家的制度化建设交相同步。因而,我们可以在整体上将这二十多年的历程理解为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朝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查看更多
1
265
266
267
268
269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