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9-16 星期二 农历七月廿五 白露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76)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128)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8)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江苏举办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专题培训班
2021.04.26
地方新闻
4月25日至27日,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专题培训班”在扬州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裴旭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裴旭指出,举办本次培训班的目标,在于通过政策解读、经验交流、案例介绍、现场教学等形式,宣传推介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理念,鼓励全省创新开展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的活动,探索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他要求,全体参训人员要集中精力、加深理解、遵守纪律...
查看更多
屈永仙:贝叶文化中的傣族创世史诗
2021.04.26
论坛
【摘要】傣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贝叶文化,它是原生信仰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互左右的结果。贝叶经是贝叶文化的载体,傣族的史诗、叙事诗手抄本皆属于广义上的贝叶经范畴。在两个傣语方言区分别流传着两部风格不同的创世史诗,即西双版纳的《巴塔麻嘎捧尚罗》和德宏的《创世纪》。这两部史诗在叙事结构、文本传承和演述方式等方面各有异同,体现了傣族先民在坚守传统文化和接受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再创造能力和文化取向。 【关键词】贝叶文化;创世史诗;口头传统;傣族诗...
查看更多
新疆“非遗”产业化助“守艺人”不断代
2021.04.26
专题报道
“一把好的木勺需要选用树龄20年至30年的杏木雕刻,木质细腻、结实耐用,还能散发出杏香味。”话毕,买买提·卡德尔拿起雕刻工具,快速轻盈在勺柄划过,木屑落下,线条渐露。 买买提·卡德尔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盖孜力克镇库木鲁克村村民,也是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柯坪木勺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当地“非遗永流传”民族民俗技艺课堂,他更是学员们敬仰的师傅。 “截至目前,已经有40余名‘徒弟’参与到木勺制作学习中。”买买提·卡德尔称,非常乐于通过...
查看更多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 名陶之乡建水的紫陶非遗产业化发展之路
2021.04.26
专题报道
2020年12月29日,文化和旅游部对首批10个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的园区进行验收并公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作为唯一一家县域创建园区顺利通过创园验收,并被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建水县以历史上“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为地区文旅产业发展支点,成功撬动文化传承、产业共建与文旅融合的新市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的创建经验,对于同类产业园区的规划与创建有着巨大的参考价值和案例示范作用。 千年名陶的...
查看更多
让越剧艺术芬芳散播城里乡间
2021.04.26
专题报道
▲ 蔡浙飞演出照 戏曲魅力,舞台在基层 越剧,是浙江的名片。2016年G20杭州峰会上,越剧《美丽的爱情传说》作为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精彩节目亮相国际舞台。32年从艺光阴,国家一级演员、尹派女小生、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蔡浙飞成为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简称“小百花”)中生代的领军人物,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断桥》里她是痴情缠绵的许仙;《陆游与唐婉》里她是风流倜傥的陆游;《西厢记》里她是如痴如醉的张生,还是国...
查看更多
2020年度国家非遗研培计划——晋北耍孩儿传承人群培训班顺利结业
2021.04.25
地方新闻
日前,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2020年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研培计划——晋北耍孩儿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顺利结业,结业汇报演出在太原市华夏剧场举行。 山西晋北地区因丰厚的戏曲文化享誉梨园,作为地方稀有小剧种,晋北耍孩儿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独特的演唱发音方法、欢快火爆的打击音乐、取材广泛的丰富剧目、别具一格的剧种风格使得耍孩儿这个古老剧种日渐为专家学者所瞩目,被称作戏曲史的“活化石...
查看更多
江苏:首倡“无限定空间”,为景区全方位涂上“非遗色彩”
2021.04.25
专题报道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对这个新鲜的词语应该如何理解? 4月22日,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全国率先出台《江苏省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工作指南(试行)》,对此作出明确解释。 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是指在保护传承非遗资源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空间、形式的限制,在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植入形式多样的非遗展陈、展示、展演、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景区内全程感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 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提升非遗
项目
融入性、增强...
查看更多
毛巧晖:“他观”与“内视”:文化表述的整体性
2021.04.25
论坛
19世纪中期开始兴起的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研究者与被研究对象即民俗学者和民俗,正如印度学者萨迪哈纳•奈沙尼(Sadhana Naithani)在民俗学伦理问题中所言,一直是中轴与核心。研究者对于民俗从最初像对待文物一样发掘、保存、展示逐步发展到注重对它的认知、体认:前者貌似“客观”,但实际上将民俗置于文明的另一端——“他者”,民俗成为文明进化层级中的前一阶序;后者增加了研究者的理解与阐释,关注与研究对象之间的沟通,注重情感、互相...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赴吉林省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贯彻落实情况
2021.04.25
要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10周年之际,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于2021年4月21—23日派出调研组赴吉林省调研《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调研组一行五人,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带队。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王少君及省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同志陪同调研。 调研组与农乐舞表演者合影 调研组走访了吉林省内长春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区,参观了东北二人...
查看更多
辽宁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惠民活动
2021.04.23
地方新闻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展现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面貌,彰显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的“百年百艺·薪火相传”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公益惠民活动,4月20日走进辽宁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红英出席活动。 顾氏皮影、吴氏木偶等11项省市非遗代表性
项目
的十余位传承人来到现场展示展演。“仨拉击”表演的《西柏坡的故事》、沈阳相声...
查看更多
1
461
462
463
464
465
132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