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连丽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满族,1942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北京评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60年进入北京宣武说唱团,师承其父连阔如。1985年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表演风格大气,口齿清晰,语重声宏;分析书理章法严密,借鉴京剧艺术手段刻画人物,尤以批讲见长。致力于挖掘整理和传承发展,长年坚持书馆现场说书,传承多部书目。代表作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康熙私访》等。与他人合作创作长篇评书《儒商同仁堂》。2013年获...
查看更多
李自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5月生,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杭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师从杭州评话艺人任兆麟学说传统长篇书目《东汉》,后又向郭君明老师学习《飞龙传》《杨家将》等长篇书目。1978年参加余杭县曲艺队,1984年调入杭州曲艺团。表演风格重表叙,善说理,形神兼备,由他继承并整理的杭州评话传统长篇书目《东汉》,共有一百二十五回,2009年在杭州公演三个月,被录像保存。一直致力于杭州评话的表演,退休后仍活跃在杭城各个书场说书,并多...
查看更多
胡正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9月生,2011年2月去世,浙江省杭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杭州评词代表性传承人。1949年师从杭州评词名家来锦贤学习传统长篇评词《白蛇传》《双珠凤》。1950年加入杭州评话温古社,1958年参加杭州市曲艺团,任评话队主要评词演员。代表性书目为《白蛇传》《双珠凤》等,尤擅《白蛇传》。不仅擅表演,还勤于编演新书目,编演的新长篇杭州评词《于谦》《十五贯》等颇有影响力。20世纪60年代,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在工厂、茶室为群众演出杭州...
查看更多
彭延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5月生,2016年11月去世,湖南省长沙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长沙弹词代表性传承人。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从小爱好曲艺,10岁因意外双目失明,潜心钻研弹词,并在长沙各地流动说唱弹词。后拜长沙弹词老艺人胡兆林为师,将湘剧、花鼓调、丝弦小调、黄梅戏、京剧的唱腔融入说唱中,并在平腔、欢腔、柔腔、悲腔、大悲腔、怒腔、神仙腔的基础上,自创“滥腔”,使长沙弹词韵味更为深长。规范整理长沙弹词的九板八腔、十八套曲、方言十三辙...
查看更多
李仁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6年2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扬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得艺于评话王少堂、清曲王万青、弹词张慧祥。其齿音、嗓音、喉音等基本功扎实,说表细腻,层次清晰,角色分明,功底深厚。从20世纪60年代起,改革音乐唱腔、作曲、表演,对扬州弹词的“单档”演出贡献较大。擅长作曲、改编创作书目,自创自编自演。此外,还精通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代表作有《落金扇》《审刁案》《珍珠塔》等。注重传承,执教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200...
查看更多
常宝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满族,1929年12月生,2015年1月去世,天津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相声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天津市相声研究会会长、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自幼随父常连安、兄长常宝堃学艺,9岁开始登台演出,艺名“三蘑菇”。在张寿臣、罗荣寿等相声大师的熏陶和指点下,勤学苦练,16岁开始挑大梁,在京津两地频繁演出。他继承了常派相声明快干脆、潇洒大方的风格,又具有口齿伶俐、表演洒脱的特点,在表演风格和相声创作上均突出“新”字,是对传统相声艺术继承...
查看更多
布比玛丽·贾合甫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哈萨克族,1933年2月生,2010年9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冬不拉弹奏技法,14岁时与阿肯哈瓦尼对唱,成为阿肯弹唱者。口才出众,应变能力和即兴创编能力强,乐器演奏技法娴熟、节奏感强,极具感染力。连续多年参加阿依特斯弹唱活动,获名誉奖、功勋奖、个人表演奖等奖项。致力于弹唱表演、人才培养、文学创作等工作数十年,培养了一批传承人,出版了《诗歌征途》《生命之花...
查看更多
康朗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傣族,1938年7月生,云南省勐腊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傣族章哈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喜爱章哈演唱,25岁拜波迈囡三、岩迈龙叫、康朗光为师,经过几年学习后开始独立演唱,唱遍了勐捧镇所有傣族村寨,还多次到老挝勐醒、勐喃演出。演唱的章哈内容丰富,主要在傣历新年、贺新房、婚礼、赕佛或者出家仪式等场合演唱,深受乡亲们欢迎。珍藏并抄写《赕经》《嘎丫三嘎丫》(傣文的来历)、《帕召》(佛爷经书)、《汤麻拉算咯》(教育篇)等经文和贝叶经书。创作演唱多部作品...
查看更多
玉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傣族,1956年2月生,云南省景洪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傣族章哈代表性传承人。10岁开始学习章哈演唱,拜著名章哈传人康朗甩、岩捧为师,掌握了章哈演唱技艺和不同章哈的演唱内容。由于其演唱技能、知识水平、临场应变能力和知名度较高,被傣族人民誉为“波瑞”“纳婉”(傣语,意为特等级章哈、著名女章哈演唱者)。其歌声通过广播、电视传遍了全州,并传播到境外。先后创作了二十余篇章哈唱词,其中有两篇分别获云南省文化厅和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作三等奖。培养...
查看更多
魏世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8月生,甘肃省皋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兰州鼓子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其父魏万育及其他老艺人言传身教,1960年起登台演唱。先后学会了兰州鼓子“鼓、夺、悲、海、越、平、赋、荡、令、百”十大调中的鼓、夺、悲、越四大调,并攻破了海调和正平调两大难点。其演唱注重五音技巧、高平韵仄、字正腔圆,技艺在兰州鼓子界名列前茅。积极做好传承工作,现有弟子十多名,其中有些已经成为本行业骨干。现保存祖传清代小鼓三弦一把、20世纪30年代兰州鼓子小...
查看更多
1
761
762
763
764
765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