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龙景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47年2月生,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侗族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89年开始拜师学习侗族傩戏,在师傅侗族傩戏传人龙子明的言传身教下,刻苦练习,承学跳梅花、跳半梅花、跳大圈、踩洲形等舞步,掌握了“咚咚推”锣经,全面继承了侗族傩戏的基本技艺和表演艺术。表演台词流利,唱腔优美,舞步纯熟。先后跟随师父和师叔龙开春在全国各地参加演出,在本县乡镇及周边地区表演近四百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好评,其中一些优秀作品受到国内外专...
查看更多
邓玉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1年8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恩施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开始学习傩戏,先后师从老艺人邓超祥、邓超海、梅云卿。1959年正式登台演出,1980年组建红土乡大河沟村傩戏表演团。从艺六十余年,熟练掌握了傩戏正八出和斜八出全套内容,无论是约十五万字的大、小剧本,还是生、旦、净、丑各个表演行当,以及三十余种傩戏唱腔,均熟记于心、样样在行,且动作古朴粗犷、变化性强,戏剧表演功力深厚。精通锣、鼓、钹、唢呐等各种...
查看更多
唐茂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安徽省贵池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88年邀集当地傩戏艺人成立了山湖村傩戏会。带头捐款,筹资购置了傩戏、傩舞表演用具,并于当年参加傩戏、傩舞演出活动。此后,被推举为山湖村傩戏会“年首”,组织一年一度的傩事活动。较好地继承和掌握了该宗族傩戏演出活动的技能,在历年傩戏的演出活动中,能胜任多种角色,一直起着“多面手”的作用。尤擅司鼓,鼓点灵活多变,能恰到好处地配合演员的动作,默契到位。先后授...
查看更多
凌凤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5月生,山西省曲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任庄扇鼓傩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民间艺术,跟随村里的老艺人学会了不少民歌小调。结婚后,因恪守傩戏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能亲身参与扇鼓傩戏的表演。但经耳濡目染,不但熟练掌握了傩戏的祭拜仪式,还学会了傩戏的所有曲目表演。虽然年事已高,但对扇鼓傩戏有着深厚的感情,与丈夫许世旺一直保存着《扇鼓神谱》及响刀、麻鞭等道具,为学术专著《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扇鼓神谱〉调查报告》提供资料,并且...
查看更多
王秋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7月生,安徽省祁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连戏(徽州目连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亲王永元参演目连戏,耳濡目染,有良好的戏剧表演基础。1957年参加村中的文艺表演队,学习徽州目连戏部分角色,如傅相、傅罗卜、刘氏、金奴、观音、尼姑、五猖等。2000年负责组建历溪目连戏班,鼓励村民学演目连戏,在戏班传授目连戏主要角色的唱词、唱腔及表演动作,并带出一班徒弟,学员最多时达三十余人。恢复演出后,排演的目连戏剧目深受民众喜爱。除参与当...
查看更多
黄成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布依族,1966年12月生,贵州省册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布依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爱好文艺,师承册亨县崩杠戏队第六代戏师陆元生。14岁参加布依戏演员招考被录用,并参加《罗细杏》剧组排练,担任女主角,先后参与省、州民族戏曲汇报演出。1984年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戏曲观摩录像演出,获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颁发的“孔雀杯奖”。20世纪80年代末回到农村,由于天性酷爱文艺,利用农闲时教授本村布依戏爱好者。目前主要有高燕、韦姗姗等十余...
查看更多
杨开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65年6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侗戏世家,是侗族地区名望高、影响力大的民间戏师。自幼受父亲言传身教,从乐手和龙套开始学习侗戏,18岁首次登台主演。基本功扎实,善于钻研,熟悉导演、编剧、化装、舞台布景等。创作了《三媳争家婆》《团圆之夜》等三十二台现代新编剧目。长期致力于侗戏的展演、资料收集和后继人才的培养。多次组织戏班前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参加各类展演。致力于侗戏的传承...
查看更多
农学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壮族,1949年10月生,云南省富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剧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老艺人龚天福、黄善章学习壮剧唱腔和动作表演,14岁登台演出,24岁全面掌握了壮戏“哎的呶”“依嗬嗨”多种唱腔,成为能演、能编、能导、能演奏的壮剧通才。1994年起担任富宁县归朝镇后州村壮戏班第六代班主。注重传承人培养,先后培养出两批壮剧传承人。
查看更多
才让华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2年10月生,青海省久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青海马背藏戏)代表性传承人。1990年进入位于玛域阿绕寺的喇荣五明佛学院分院并跟随秋尼活佛学艺,开始学习格萨尔马背藏戏。2003年任阿绕寺藏戏团团长。指导广大藏戏爱好者学习藏戏,筹措资金购买了藏戏团的各种服装、道具,抢救了很多文献资料。2009年被聘为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10年被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月生,月生,传...
查看更多
塔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6年4月生,四川省色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色达藏戏)代表性传承人。 从事格萨尔藏戏的修习、演出与传承数十年。多年来,集编、导、演于一身,对格萨尔藏戏的传承有序而清晰。带领首个由其创办的格萨尔藏戏团在国内外演出,获得好评。帮助创建的藏戏艺术团有十八个,直接或间接帮助的各地藏戏艺术团体不计其数。目前仍在坚持指导藏戏创作和演出活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