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志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7年8月生,甘肃省华亭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曲子戏(华亭曲子戏)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师从著名民间艺人马兆堂学习曲子戏。掌握三十多种唱腔及曲调,在《龙凤配》《双官诰》中的旦角表演诙谐幽默。1980年春节将田间院落的曲子戏搬上了舞台。抢救整理的濒危传统剧目有《秋莲捡柴》《陈姑赶船》《双官诰》等二十多本。首先打破过去女性不能上台表演曲子戏的传统,组建的戏班成员从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三十多人,参与编排、导演的曲子戏有三十多本。代表...
查看更多
张秋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5年7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曲剧代表性传承人。先后拜刘卫生、冯兆禄、李金波为师,是河南曲剧最早的女演员之一,曾见证了曲剧由小曲走上舞台的转型期。数十年来艺术积淀厚重,传统功底扎实。以青衣立身,兼演别样,对曲剧的表演和舞台艺术了然于心。在曲剧界和观众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代表作有《花庭会》《秦香莲》《寇准背靴》等几十部传统剧目。自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举办过近十期曲剧培训班,培养学员一百五十余名,学生遍布河...
查看更多
夏美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7年9月生,山东省高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茂腔代表性传承人。1971年考入高密县茂腔剧团,主攻旦角。悉心向茂腔老艺人学习,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独具风格的老旦唱腔功力。嗓音宽广洪亮,咬字清晰,表演细腻大气,把茂腔艺术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得观众喜爱。从艺以来主演了《寻儿记》《杨八姐游春》《盼儿记》《南京殿》等几十出大戏。2007年退休后,仍积极参加茂腔剧团演出,倾力培养青年演员,为茂腔的传承贡献力量。
查看更多
吕凤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11月生,山东省淄博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五音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幼酷爱戏曲艺术,1979年考入淄博市五音剧团,攻青衣、花旦。从艺之初,师从刘艳梅练习基本功。1985年拜五音戏泰斗邓洪山为师,后又得到邓洪山之子邓吉利亲传。学演了《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等十几个传统剧目。扮相俊美,音色圆润,表演细腻,刻画人物个性鲜明真切。先后主演了《姊妹易嫁》《换魂记》《墙头记》《回龙传...
查看更多
彭金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2年3月生,江西省高安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采茶戏(高安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生于高安丝弦戏班顽幼堂所在地上湖乡。1954年进入高安县地方剧团(后改称高安市采茶戏剧团)工作,拜名旦黎花英为师。1955年被派送江西省文艺学校深造,1957年毕业后回到高安县地方剧团任演员。1989年获江西省第二届“玉茗花”戏剧节配角一等奖。1993年为戏曲短篇电视剧《孙成打酒》主角桂英娘配音、配唱,获第...
查看更多
周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8月生,安徽省凤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82年考入凤阳县艺训班,开始学习戏曲表演,1984年考入蚌埠市泗州戏剧团(今安徽省泗州戏剧团),师承老艺人吴梓兴,主攻老生、须生。从事泗州戏表演近四十载,技艺娴熟、表演生动,富有创造性地把流传在当地的花鼓灯表演融入泗州戏,使人物塑造更加鲜活,富有地域色彩。在《老王卖瓜》中塑造的老王和在《还牛》中塑造的村长等形象非常经典,多次在省内外获奖。多年来致...
查看更多
陶万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7月生,安徽省宿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母学艺,并随团演出。1989年考入宿州泗州戏剧团。主攻花旦、彩旦,兼演老旦,反串小生、老生,戏路宽,行当全。嗓音圆润,刚柔兼备,表演诙谐、泼辣、洒脱。在保持泗州戏基调的前提下,大胆吸纳兄弟剧种精华,所演剧目常演常新。先后出演了《四换妻》《三姐思春》《拙大姐》《爱心如虹》《二嫂挡车》《秋月煌煌》《母亲的嘱托》等众多剧目,屡获殊荣...
查看更多
李洪湘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2月生,江苏省泗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泗州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随肖常玉、藏庆銮学习泗州戏。197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泗洪县泗州戏剧团,从事泗州戏学习、表演。四十余年间,一直从事泗州戏的编排和表演,排演了多部大戏、折子戏,演出近千场次。近年主要负责收集整理传统泗州戏剧目、剧照等工作,并组织开展泗州戏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培养了二十多名泗州戏演员,常年参与非遗进校园活动,为泗州戏的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
查看更多
辛书善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9月生,陕西省商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商洛花鼓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二级作曲。1955年考入商洛剧团,1990年调入商洛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从事商洛花鼓音乐创作与研究。几十年来,在继承商洛花鼓地域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使商洛花鼓在艺术风格上日臻完善。担任作曲的代表剧目有《月亮光光》《屠夫状元》《六斤县长》《大云寺》《泉水清清》等三十多部。先后获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省文化厅、商洛市文化局等颁发的二十多个奖项。发表...
查看更多
杨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3年11月生,安徽省当涂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岁进入安徽省艺术学校学艺,17岁从事演员工作,1989年拜余笑予为师。善于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具有娇、媚、脆的艺术特点。主演的黄梅戏《孟姜女》《双下山》《未了情》《妺娃要过河》等代表性剧目拓宽了黄梅戏旦行表演领域,曾获第二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表演金奖(1995)、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96...
查看更多
1
772
773
774
775
776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