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向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70年12月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身于评剧艺术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受到评剧艺术的熏陶。1989年,在文化部组织的全国振兴评剧交流演出中崭露头角。1988年进入黑龙江省评剧院,先后领衔主演了《花为媒》《白蛇传》《喜鹊登枝》《山秀》《明月照人来》等多部剧目。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及多项国家级优秀表演奖,2006年被评为文化部优秀专家。
查看更多
王冠丽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2年3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92年拜评剧表演艺术家刘萍为师,成为“白派”再传弟子,形成端庄稳重、韵味醇厚的表演风格。后为筱白玉霜演出的18出“白派”经典剧目录音配像。为博采众长提高艺术修养,1996年拜骆玉笙为师,学习京韵大鼓。2002年入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研究生班深造。先后主演了《秦香莲》《杜十娘》《珍珠衫》《韩玉娘》《孔雀东南飞》《马昭仪》等剧目及评剧电视连续剧《雾峪村的故事...
查看更多
曾昭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5年11月生,河北省青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评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81年考入天津市汉沽评剧团学员班,1987年3月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花淑兰为师,学习“花派”艺术。从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毕业后,对戏曲如何塑造人物及不同艺术流派风格的认知有了质的提升。演唱嗓音甜美,音域宽广,以声传情,以情动人。创演的《寄印传奇》《赵锦棠》《凤阳情》《红高粱》等有广泛艺术影响。现任天津评剧院院长。文化部文华表演奖、1999年第十六届...
查看更多
吴晶晶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8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中学毕业后入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学艺,师承高甲戏名旦谢明亮、柳素治,全面系统地继承高甲戏旦角表演艺术。技艺扎实,扮相或秀美娴雅,或风流倜傥,唱腔圆润流畅,表演细腻自如,跨越青衣、花旦、小生、老旦等多个行当。代表作品有《陈三五娘》《阿搭嫂》《大稻埕》等。致力于高甲戏传统的继承与弘扬,曾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员奖、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
查看更多
欧阳燕清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0年11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入晋江县高甲戏剧团,师承高甲戏著名武旦、武小生洪金乞,工花旦、小旦、武旦,基本功扎实,全面继承了洪金乞精湛的武旦表演技艺和武打套路,并保持高甲戏旦角奔放活泼的表演风格。1972年,进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又得益于旦角名师蔡秀英的指导点拨,系统传承了高甲戏旦行的表演和剧目,身段、唱白亦更加规范讲究。曾获福建省青年演员比赛一等奖。近年来,精心整理高甲戏旦角的...
查看更多
姚道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11月生,福建省晋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入晋江县高甲戏剧团演员训练班学艺,师承生行名师萧迪吉,熟练掌握高甲戏生行传统表演程式,才艺全面,司鼓、吹箫、弹弦皆精。文武兼备,以武见长,豪雄凝重,激越浑厚,为高甲戏老生翘楚。1990年以来,在剧团自导自演、传习了大量传统戏及幕表戏演出规制,培养教传优秀青年演员多人,并在民间职业剧团导演近百出传统剧目。曾获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福建省文艺出新人大赛...
查看更多
陈娟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7年6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高甲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78年入福建艺术学校高甲班,攻旦行,师从前辈旦角萧迪萍、陈子良、苏燕玉等。1983年入泉州市高甲戏剧团,师承高甲戏名旦颜佩琼。表演细腻传神,唱白甜脆圆润,体现出极高的艺术天赋。曾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中国戏曲演唱大赛“红梅大奖”、福建省戏剧会演优秀演员奖等,主演和参演的剧目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查看更多
王秀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1年3月生,山东省菏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大弦戏代表性传承人。1954年入大弦戏剧团坐科学艺,先后师从大弦戏名角郝福云、董宝进、吴庆月等,生、旦双修。学艺三天即登台演配角,次年便成为剧团头牌旦角,兼工小生。1972年调入山东省柳子剧团。1975年调入菏泽剧院,任副经理。在舞台上塑造了近百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代表作有《两架山》《火龙阵》《审诰命》《反五关》等传统剧目和《江姐》《红色娘子军》等现代戏,影响遍及山东、河北、河南等...
查看更多
蒋桂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8月生,浙江省诸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乱弹(诸暨西路乱弹)代表性传承人。13岁入诸暨西路乱弹艺术团,师从老艺人金红满,攻花旦。扮相俊秀,嗓音甜美,音域宽广,善于刻画人物,为诸暨西路乱弹的主要演员和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双阳公主追狄青》《三请樊梨花》《穆桂英挂帅》《双贵图》《九件衣》等。1969年剧团解散后分配到印刷厂工作,仍坚守西路乱弹事业。1994年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乱弹艺术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中,收集整理剧目、曲牌...
查看更多
耿书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河北省高邑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乱弹(南岩乱弹)代表性传承人。南岩乱弹第四代传人。13岁在家乡高邑县万城乡东南岩村的天兴奎乱弹班学艺,主攻武生。1954年拜河北乱弹有记载以来的第二代艺人吴发戌(号老震)的得意门生、巨鹿籍乱弹艺人史风云为师,后随师到藁城日新乱弹剧团搭班演戏。1956年回南岩村组建了群英乱弹剧团。唱法与众不同,创造了老生高音花脸唱法,拖腔常有下行的尾音。把乱弹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口传心授,为剧团...
查看更多
1
774
775
776
777
778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