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郭艺,艺术学博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研究馆员。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创作、传统手工艺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主持...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张晓慧,女,现任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副研究馆员...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迥巴藏戏队在表演精编藏戏《白玛雯巴》剧照    8月21日是藏历的六月三十,这一天是藏族的传统节日——雪顿节。每逢雪顿节期间,西藏地区都要举行隆重而热烈的藏戏表演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因此雪顿节也被称为“藏戏节”“晒佛节”。    藏戏又名“阿吉拉姆”,是藏族传统戏剧的泛称,其历史悠久、流派众多。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以来,西藏自治区坚持把藏戏作为非遗保护工作...
查看更多
论坛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当然也是国家以及地方的一项工作。当下,制约这一工作的矛盾是:一方面,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加以保护,以便为后人留下丰富的感性文化历史;另一方面,这些遗产中的相当一部分与现代生活日益疏远、隔绝,尤其是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因而难以为继,有失传的危险。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是值得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以鞍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它是该地区汉、满、朝鲜等民族民间文化和技艺的活化石。截至目前,鞍山市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蓝海红,女,广东省文化馆副馆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化工作,2005年起,进入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2016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2015年12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及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十三五”规划,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的现状认知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思路更为清晰。 2016年,在国际层面,“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尹家玉,女,云南省云县人。现任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裴景岭,河南尉氏县人,中共党员,历任河南省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河南省京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三团副团长、河南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图1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本网讯  2017年6月10日上午,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隆重举行。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先后致辞,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宣布非遗节开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6月3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将于201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出台无疑是四川非遗保护事业的又一项成果,作为西部文化大省,四川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6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39项,省级非遗项目522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9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764人。四川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