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2   星期三   农历六月初八   夏至 夏至
搜索
专题报道
①贵州省织金县平远古镇展示的部分非遗产品。 ②水族马尾绣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宋水仙正在创作刺绣作品。 ③侗族琵琶歌艺人在贵州省从江县周末非遗扶贫集市上一边展销非遗产品,一边表演侗族琵琶歌。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因群山阻隔形成了“文化千岛”的奇特景观,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大省和非遗大省。这里世居苗、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级演员、誉称“花儿皇后”的歌唱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苏平3月24日和31日走进中国音乐学院“新山歌社”,向同学们展示了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西北“花儿”。 苏平于1942年出生在青海省化隆县。她自幼起便开始演唱“花儿”,17岁进入甘肃省歌舞团从艺至今。1980年参加原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民族民间唱法调演,演唱的“花儿”被选为优秀节目进行全国巡演;198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以一曲高亢...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宁夏文化馆(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进万家·文旅展风采—2021年宁夏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暨系列活动”将于今年5月17日正式启动。 本次活动以“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为主题,自今年5月至10月将开展8项系列活动。其中,5月17日至19日在银川举办宁夏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暨“两晒一促”优品大赛,参赛者通过提交作品和现场同台竞技的方式进行比赛,在去年只评选优秀非遗作品的基础上,今年增设“两晒一...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陵高山仰止,轩辕祖德流长。4月4日,辛丑(2021)年清明公祭轩辕帝典礼在陕西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省长赵一德,省政协主席韩勇等参加公祭典礼。 典礼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陕西省祭陵办(省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承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延安市人民政府、陵县人民政府协办。今年的活动以“传承文明 复兴中华”为主...
查看更多
论坛
清明属于春天,古有八风之说。清明风起,天地明洁,谓之清明。 在中华文明早期的时光里,清明是纯粹的农事节气日。后随着节俗的丰富,节日本身的内涵也逐步拓展,由追忆忠烈之士发展至悼念先祖。再后来,看见大地复苏、生机勃勃,人们开始应天时踏青寻春。而踏青,不仅意在山水之美,更在于心怀古老的信仰,以自然的生机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吴冠中所绘的春天 善政护生民 数千年来,国人以“顺天应时”为生活原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努力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各项任务要求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年度工作任务,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0年12月17日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通过,太极拳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1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太极拳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本版以今年申遗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及去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民俗活动“送王船”为切入点,一窥文化遗产旅游如何创新发展。 去年,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民俗活动“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国社会百年以来面临巨大变革,文化传统与日常生活之间出现了疏离乃至断裂。随着21世纪以来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开展,部分传统文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下得以保护振兴。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面临着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现实问题,可以从民众个体和公共生活两个方面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从民众个体来说,从教育、审美的角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保护与激活民众对生活文化传统的认知;从公共生活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会社区文化生态,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黎族在海南岛世代躬耕已有三千年历史,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黎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与艺术,是祖国璀璨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海南的黎族织锦历史悠久,其“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于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海南国际自贸港建设发展担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而黎锦作为极具海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