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要闻
1月2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的传统工艺工作站座谈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活动。为探索振兴传统工艺的有效路径,自2016年3月起,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相关企业、高校和机构在传统工艺聚集地区陆续设立了14家传统工艺工作站。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各地工作站的建设逐步形成了步子稳、有实效、出经验、拓思路的良好效应。在当天的座谈活动中,14家工作站的驻站单位代表及所在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代表结合各自的具体实践,进行了交流研讨、分享了建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刚进入寒假,中国印刷博物馆便启动了一项颇有新意的非遗体验活动:邀请孩子们在春节来临之际,亲手刷印《金榜题名》年画,预祝2019年考试取得优异成绩。这美好的寓意一经发布便吸睛无数。近年来,一进入寒暑假,这种主要面向中小学生,由各地非遗保护中心、博物馆、教育机构、旅行社等举办的非遗游学、研学相关体验活动,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大江南北次第展开,并因其与旅游、传统文化相关联,颇有知识性和趣味性,渐呈蓬勃发展之势。随着“非遗”渐成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年关将至在那个没电没wifi的年代贴年画可是顶顶重要的一件事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换了新年画,才算是过年啦!在咱苏州自然是桃花坞木版年画。它随着雕版印刷术而兴起,鼎盛于清康乾年间,有着“东方古艺之花”的美誉,金时期人称“姑苏版”,还漂洋过海对西方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都产生过影响。▲ 《和合致祥——一团和气》▲ 清康熙年印制的《花卉博古图》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题材那是相当广泛,可以说担起了旧时娱乐的大半边天。那么问题来了,年画怎么贴呢?就拿...
查看更多
人物
钟敬文为刘守华的题词1993年5月,刘守华(右)就故事研究拜访钟敬文。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宝藏,中国民间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民间的知识、经验、智慧、情感,更凝结积淀了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基因与价值追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刘守华先生一生钟爱民间故事、追寻民间故事,他用自己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国民间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历史贡献。兴趣  刘守华先生出生于湖北沔阳一个乡村知识分子家庭...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年画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大胖娃娃墙上挂,古文化街买年画。”谈起小时候的春节记忆,天津杨柳青画社的青年传承人郭津伟十分激动,“年画伴我长大,小学课本上的‘五子夺莲’至今记忆犹新,毕业后机缘巧合来到了杨柳青画社,一干就是好几年。”  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曾是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如今却渐渐退出了节日的舞台。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的“年画重回春节”主题采风活动正在进行中。天津、山东、江苏、广...
查看更多
人物
原标题:非遗传承人宋水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组织人事报网站1月15日公布,2018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马尾绣国家级传承人宋水仙列入其中。宋水仙,一个血液里流淌着马尾绣的女人,一名为民族文化苦苦坚守40多年的传承人,一位推陈出新的马尾绣现代化领路人。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的传承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三都水仙马尾绣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中国水族马尾绣服饰的创始人。30多年前,宋水仙亲眼见到外国游客高价收购了一条传...
查看更多
要闻
  一年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遵循,非遗界人士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非遗保护传承形成新的气象和格局,非遗传承实践日趋活跃,保护非遗正在成为社会自觉。近日,光明日报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共同评选发布“2018中国非遗十大事件”。  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文化传承是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的...
查看更多
论坛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这个《办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文化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现实挑战,切实增强文化生态区建设发展的政治责任感、现实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兴于明初,盛于清代的乾嘉年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杨家埠属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一个村,杨家埠木版年画就诞生在这个村子里。《四季花》  杨家埠年画的起源,还要从明洪武年间,即公元1368—1398年间说起。由于杨家埠杨氏老谱早在明末已经失传,道光年间所修的家谱里说杨氏先祖于明洪武二年由四川省梓潼县迁来居于杨家埠以东的下店村,其后长支留原地,二支迁去了昌邑市杨家楼,三支迁去了平度市杨家圈。杨家埠人由川迁鲁之前...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月8日召开的福建省福州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宣布收到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制定《福州市脱胎漆器保护条例》的议案并交由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与此同时,在福州著名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的朱紫坊里,2018年12月27日启幕的2018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以下简称福州漆艺展)展区人头攒动。这个冬天,漆艺给“中国漆都”福州涂上了亮丽色彩。一场漆艺的集大成展示“福建福州和湖北荆州是我国漆艺的两大重镇。我们希望福州国际漆艺双年展和湖北国际漆艺三年展能够双峰并峙,为中国漆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