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还原广式生活智慧:广州“非遗课来了”
2019.02.25
专题报道
2月14日,“掷彩门,闹元宵”活动在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江埔村传统祠堂举行。陈 浩 摄2月13日,伴随着喜庆的锣鼓声,由广东省广州市非遗保护中心打造的“依时而作——2019‘非遗课来了’”首场体验课——“广式醒狮迎新年”在广州市
黄
埔区小坑村启动,贯穿全年、“广味”十足的非遗之旅正式上线。2019年“非遗课来了”以二十四节气和岁时节庆的岭南习俗为主题,开设了36项非遗体验课程,带领市民领略广式生活智慧。体验课回归“非遗现场”咚咚锵、咚咚锵……每逢春节,醒狮队伍...
查看更多
青海“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2019.02.25
地方新闻
元宵佳节庆团圆,非遗伴你过大年。春节期间,青海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和旅游资源,开展了以“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为主题的全省非遗宣传展示展演系列活动。据统计,春节期间青海共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展演活动百余场,包括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9个类别180多个项目。西宁市举办了以“多彩非遗 幸福西宁”为主题的非遗项目展览和地方曲艺展演,300多件非遗产品在当地的几何书店亮相;湟中县...
查看更多
探寻传统记忆 传递新春欢乐
2019.02.21
专题报道
赏经典年画,品年俗“盛宴”,听“身边的手艺传承人”讲述传承故事,今年春节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地频频亮相,为佳节增添文化内涵,传递新春欢乐,也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动力。四川:绵竹年画凸显传统年味五彩年画挂起来,万盏灯笼亮起来。今年春节期间,四川省绵竹市启动第十八届绵竹年画节,数十万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一起度过更富年味的中国年。年画节系列活动迅速掀起热闹气氛,大鼓队表演、春官赐福、传统汉服表演、新春唱大戏、龙狮灯表演等让观众目不暇接。根据清末画...
查看更多
年到元宵灯火燃 龙腾狮舞伴春声
2019.02.20
专题报道
在湖南衡阳举办的南岳龙狮争霸赛现场的舞狮表演。 贾 艳 摄 2月17日,山东省图书馆第十三届“书海灯谜会”现场。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摄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州村的群众自制花灯、自办灯谜晚会,吸引了周边地区的群众。  ...
查看更多
因喜爱而坚守 因坚守而成就——三个90后与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的故事
2019.02.19
专题报道
浙江杭州,市民在观看“十里红妆”仪仗队模型。(摄影:龙巍) 泥金彩漆作品泥金彩漆90后新生代传承人胡亮亮、王琼、王占奎在创作泥金彩漆作品。(摄影:陈云松)春节后的宁波一直细雨缠绵。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外环西路369号,占地35亩的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在街口拐角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馆、院、桥、流水,让人恍恍然。这个以唐风为主的建筑屏蔽了车鸣人喧,灰墙黛瓦也被这沥沥的雨水洗得通透。穿过馆内展厅,后面便是工作区。走进一间工作室,胡亮亮、王占奎、王琼在各自的...
查看更多
只为心中的泥金彩漆梦
2019.02.19
人物
黄
才良在创作中(摄影:陈云松)十里红妆,是旧时浙江宁绍平原地区大户人家嫁女娶亲时的壮观场面。在这些嫁妆中,大至床铺,小至线板、纺锤,完工之后,都要进行外表装饰——就是在木胎漆胚上堆塑、沥粉,通体刷上红漆,局部贴金,看上去流光溢彩、喜庆繁华。这种制作技艺,被称为泥金彩漆,可谓是十里红妆中的“奢侈品”。作为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泥金彩漆发源于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时期,明清之际达到鼎盛,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50年。泥金彩漆的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是一种结合了...
查看更多
花灯璀璨元宵至 良辰美景正当时
2019.02.19
专题报道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从南宋词人辛弃疾如画的词句中,可以看出当时人们欢度元宵的流光溢彩、歌舞欢腾。元宵节这一天迎来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我国各地举办民俗活动最为密集的时间节点之一。元宵节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前后,众多精彩的非遗和民俗活动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竞相举行。古往今来,在活态传承中,元宵佳节的深厚文化内涵深入人心,“我们的节日”历久弥新。“掷彩门”:讨新年好彩头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地区...
查看更多
大江南北张灯结彩迎元宵
2019.02.19
专题报道
2月17日,安徽合肥戏曲演出闹元宵。 杨治国 摄山西大同古都灯会现场 朱 萌 摄 在湖北,小朋友们手舞金龙闹元宵。曾 蓉 摄在郑州图书馆,五颜六色的谜语挂满大厅,吸引众多读者前来猜谜。张莹莹 摄人头攒动的上海莘庄灯会,一个小姑娘好奇地翻看纸艺灯笼。 吕 昊 摄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最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围绕春节形成的厚重春节文化深深根植国人内心,其中所蕴含的人们...
查看更多
元宵节极简史
2019.02.19
论坛
“一年明月打头圆”,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现今的元宵节南北各地人们大多仍挂灯笼、吃汤圆(元宵),看元宵晚会,元宵同样是年节结束的庆祝日,但其节俗的浓烈程度已有所衰减。元宵的起源与发展在四时八节中,元宵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她虽然没有依傍具体的节气点(其他节日大都与二十四节气有较密切关系),但在节日体系中的地位突出,这除了她与春节的关系外,恐怕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因此在说元宵节俗之时,我们不妨来深究一下元宵的来历...
查看更多
让广府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19.02.18
专题报道
锣鼓声声,人头攒动。在
黄
埔区小坑村,原汁原味的广式醒狮迎新年活动热闹上演。这也标志着,由广州市非遗中心打造的2019“非遗课来了”系列公益课程正式启动,36道风格各异的“非遗”大餐将贯穿全年。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作为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储量”丰富。“三雕一彩一绣”、粤剧、粤曲、广东醒狮、广东音乐、西关打铜、粤语讲古、沙湾飘色、凉茶、咸水歌……在广州这座岭南文化中心地,经千百年来孕育、沉淀出的非遗精品,数量大、种类多...
查看更多
1
264
265
266
267
268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