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广东东莞:非遗保护工作强化大湾区特色
2019.03.20
专题报道
东莞“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场 颇有人气的东莞非遗墟市 工作重点 ◆ 创建非遗墟市泛大湾区城际联盟。 ◆ 将颁布《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 建立和完善市、镇、村“三位一体”的保护机制。 ◆ 继续加大传承人保护力度,完善传承人保护机制。 ◆ 加大非遗保护体系建设力度。 “我是东莞非遗传承人,我志愿守护东莞历...
查看更多
甘肃省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试点工作
2019.03.19
地方新闻
近期,为激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开展传承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发展,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工作部署,甘肃省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评估工作。 甘南藏族唐卡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希热布在指导学生 华锐藏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建军现场授艺 夜光杯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黄
越肃在授徒传艺 目前,省文化和旅游厅已下发工作方...
查看更多
关于非遗保护:两会代表委员说了啥
2019.03.19
专题报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先后于2019年3月3日至13日、5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面对媒体采访,抒发心声、建言献策,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工作贡献智慧。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近期媒体采访报道的梳理,看看代表、委员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关于非遗助力精准扶贫 全国...
查看更多
“
黄
金十年”之后,手工艺如何真正完成文化转型?
2019.03.14
论坛
“手工艺热”是当前中国的现象级话题,从政府到媒体到民间,大家都在谈如何振兴传统工艺。我也曾参与国家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制定的部分工作,当时遇到一个难题是很难解释什么叫“传统工艺”,是指被高新技术所扬弃了的那部分技术吗?显然不是!争论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按照“传统手工艺”的内涵和外延在做解释。在“传统手工艺热”的过程当中,我自己也做了一点思考。究竟为什么会这么热?这种热是否正常? 一、是繁荣还是衰落 谈到手工艺的现状,有些人认为...
查看更多
福建省级非遗项目达517项
2019.03.12
地方新闻
3月6日,福建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79个项目入选。至此,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共51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30项,省级非遗传承人共735人,143人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此次申报的174个项目中,传统技艺类项目达76项。最终入选的79个项目包括朱子家礼(成年礼、拜师礼、婚礼)、福州方言八音、龙岩山歌戏、闽东传统武术(龙桩拳)、厦门漆宝斋漆艺、福州油纸伞制作技艺、古田红曲
黄
酒传统酿造技艺等新增项目68项,闽南传统民居营造...
查看更多
人才辈出让戏曲传承更有戏
2019.03.11
论坛
戏曲艺术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传承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促进了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戏曲艺术的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步入新时代,如何推动戏曲教育再上新台阶?戏曲从业者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推动戏曲艺术传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戏曲从业者表达了他们的心声。 紧跟...
查看更多
张辉:由皖入鄂,开创别样“
黄
梅”
2019.03.05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此次全球瞩目的2019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非遗领域的代表和委员出席了大会。作为代表和委员,他们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察民情、聚民智,在深入研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积极为非遗代言、为行业发声。同时,他们也是各大媒体关注的热点,本报从中遴选了9位来自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以及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门类的代表和委员进行了深入采访,既为展示他们的风采,也为呈现近年来非遗在推进乡村振兴、文化扶贫、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骄人成绩。 正月里的荆楚...
查看更多
因地制宜地实施整体性保护方略
2019.03.01
论坛
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保护工作经历了开创—摸索—成熟的过程。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颁布是全国文化工作者,尤其是已设立的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理论研究人员,以及传承人群等10多年来艰苦实践的经验结晶,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一个成熟、崭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自然生态多样和人文生态多元的多民族国...
查看更多
【非遗数据知多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舞
2019.02.27
专题报道
一、龙舞概述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多地分布,形式品种多样。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有关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屡见不鲜。直至现在,龙舞仍是民间喜庆节令场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 龙舞最基本的表现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构图变化和动作套路。根据龙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分为布龙、纱龙...
查看更多
葡萄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02.27
专题报道
葡萄牙马车(摄于里斯本葡萄牙国家马车博物馆) 葡萄牙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这样几种。 一是“法朵”。“法朵”是葡萄牙最广为人知的音乐形式,是葡萄牙的国宝,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法朵”一词据说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命运”。“法朵”的起源,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它源于巴西黑人的兰杜舞蹈,一种认为它源于葡萄牙的民间叙事歌曲,一种认为它...
查看更多
1
263
264
265
266
267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