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苗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桐梓县      从古代到近代,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最鲜明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其中又以苗族妇女的服饰最具代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湘西苗族包含以“红苗”为主的二十多个支系,每一支系又包含若干亚支系,这就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显得格外多样,最终形成一型(湘西型)三式(花保式、凤凰式、吉泸式)的基本特征。湘西苗族服饰包...
查看更多
苗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      从古代到近代,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最鲜明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其中又以苗族妇女的服饰最具代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湘西苗族包含以“红苗”为主的二十多个支系,每一支系又包含若干亚支系,这就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显得格外多样,最终形成一型(湘西型)三式(花保式、凤凰式、吉泸式)的基本特征。湘西...
查看更多
苗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从古代到近代,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最鲜明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其中又以苗族妇女的服饰最具代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湘西苗族包含以“红苗”为主的二十多个支系,每一支系又包含若干亚支系,这就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显得格外多样,最终形成一型(湘西型)三式(花保式、凤凰式、吉泸式)的基本特征...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保山市      昌宁苗族服饰流传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街乡的苗族村寨。其原料主要为当地生产的火麻土布。当地苗族人民将火麻剥出的麻丝用手摇机纺成线,再用土布机织成火麻土布。苗族妇女们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在麻布缝制成的衣裙上缝出各种图案,抒写出自己的梦想与渴望。一套完整的苗族妇女盛装包括包头、上衣、披肩、围腰、腰带、短褶裙等大小十八件套,被形象地称作“十八一朵花”。用色大胆是昌宁苗族服饰的显著特点,其色调以红、、橙、白为主,并以...
查看更多
惠安女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惠安县      惠安女服饰是流传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惠安县的一种独特的妇女服饰。它源于百越文化,又融会了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和传承而顽强地保留下来。惠安女服饰的整体样式定型于唐代,至宋代渐趋成熟。清初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款式奇异、装饰独特、色彩协调、纹饰艳丽的基本特征。现在惠安县东沿海的崇武、小和净峰三个乡镇的渔家女及东岭、山霞等部分“内地”妇女还保留着这种服饰习俗,其中以崇武和小的服饰最具特色...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辽宁省朝阳县      民间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的一种民众自娱活动,它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为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历史上以农立国的中国,土地用以耕种,火用以烧熟食物和取暖,两者都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远古时期人们凭原始思维认定火也有“灵”,将之视作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由是形成了崇尚火的观念。从古老的土地崇拜和火神崇拜中产生出祭祀社与火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祭祀仪式...
查看更多
全丰花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修水县      全丰花灯是江西修水全丰镇一项介于灯、戏、舞之间的艺术表演活动,主要特色是灯队表演,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春节期间,乡村各路花灯云集,从初一发灯一直唱到元宵,跑东家窜西家,通宵演唱。此外,民间节日、做寿、上梁、婚嫁,都请来花灯热闹一番。   全丰花灯有八盏(也叫盆灯),其灯工有八种特技,号称:姑嫂推磨、老鼠犯梁、刘海戏船、猴子打兑、仁贵射雕、姐妹观花、洞宾背剑、张三打虎,全属玩耍表演。场内四角各立一盏六角长形...
查看更多
秀山花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秀山花灯流传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它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发展于民国,辉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秀山花灯有两人表演的单花灯、四人表演的双花灯、多人表演的群花灯,音乐包括曲调和打击乐两部分,曲调有“正调”、“杂调”之分,传统曲目有“杨扁担”等五百余首,打击乐曲牌有【懒龙过江】、【猛虎下山】等...
查看更多
热贡六月会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同仁县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流传于青海省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有五十多个。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一千四百多年,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热贡六月会的渊源有两种相关的传说。其一称唐蕃和解时,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守卫当地的吐蕃将军于当年的六月十六至二十五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叩拜,并隆重祭祀,由...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      南宗祭孔是指居住南方的孔氏宗亲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举行的例行祭祀仪式。   南宋建炎二年(1128),孔子第四十八代嫡长孙、衍圣公孔端友奉宋高宗赵构之命赴扬州陪皇帝进行郊祀后,扈跸南渡,于建炎三年(1129)来到浙江衢州,受诏“权以州学为庙”祭祀孔子,由此而开始了衢州所特有的祭祀孔子的活动—南宗祭孔。   南宗祭孔活动以“东南阙里”衢州为中心,广泛分布于孔氏南宗在南方的各居住地。祭祀活动包括四大祭(四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