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灯月交光照绮罗,元宵无处不笙歌。2月24日元宵节,全国各地备足文旅大餐,欢歌热舞闹元宵。 在中原大地,河南省“一城一特色”的“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日前红火开展,郑州、三门峡、周口、鹤壁、南阳五大主会场热闹非凡。“郑州有戏·奇妙东游”2024郑东新区元宵奇乐会融合国韵、国风、国潮等多种元素,营造欢快祥和的节日氛围。在江苏,南京秦淮灯会设置68组形态各异的主题灯彩,《上元灯彩图》盛景再现。苏州灯会极尽“酥”式浪漫,家家户户欢天喜地吃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苗族没有文字。很多人对苗族文化的了解通常都是从绚烂的苗绣开始的,那些苗绣符号、纹样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秘密。 苗绣有平绣、锁绣等12种技法,其中,“破线绣”格外精巧、细致,被学者们称为“放大镜下的艺术”。 一件运用“破线绣”技法缝制的衣服,需要长达3年以上。更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破线绣”本身是非遗,一件破线绣苗衣内还藏着另一项国家级非遗——苗族剪纸。 苗族破线绣以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3年5月18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拍摄的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摄影:新华社记者 申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重要标志。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系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清代以后湖北地方戏曲的生成,以湖北区域的乡土文化为土壤,以清代以前湖北地方区域内的地方小调和地方音乐为养料,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外来戏曲与本土戏曲相碰撞的文化产物。湖北地处华中腹地,长江横贯,汉水北来,九省通衢,四通八达。得益于地理优势,外来声腔剧种沿旱道水路,汇聚湖北,与湖北本土的戏曲传统发生融合碰撞,产生一种“杂院文化效应”,孕育了湖北地方戏曲。在这个机制的作用下,湖北地方戏曲诞生成长,并在国家力量的介入下,形成各地皆有一种重点戏曲的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新春临近,全国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站)迎来了热闹的“忙年”时刻:筹备丰富的新春“文化大餐”,让群众欢欢喜喜过一个文化年。 一、河北省群艺馆:多彩文艺活动传递新春祝福 在河北省群艺馆大厅内,书法家们挥毫泼墨(图片:中国文化报驻河北记者 范海刚) 新春将至,年味渐浓。1月28日,河北省群艺馆热闹非凡,精心装扮的馆内大厅喜气洋洋,龙年氛围满满,“写春联 赏年画 观非遗 送福礼...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龙年渐近,年味愈浓。最近的你是不是已经被全国各地的文旅奇招看花了眼?不是“尔滨”去不起,而是周末行程更需性价比。那么不妨看看这里,用一场公园Citywalk,提前感受一下龙年的年味氛围吧。 东秀湖畔年味浓 2024年节庆“叹”非遗春节系列活动“非遗里的年”将于2月2日至2月3日在广州市越秀公园东秀湖畔开展。活动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活动将邀请省内多个地市的非遗项目,让市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右4)给孩子们讲解风筝制作技巧(供图:受访者) 从巧夺天工的技艺展示到可看可学可玩的深度体验,从独具匠心的文创装饰到品位不俗的日常用品,古老的非遗正从历史的记忆中款款走来,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漫步街头,无论是寻常小吃摊,还是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或是传来皮之声的社区公园,你能感受到津城处处有非遗。在“国潮”即时尚、传统亦“年轻”的风尚里,多彩非遗愈发展现出时代的活力,散发出人间烟火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2023年12月3日,以“提振全球信心 共促媒体发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开幕式暨全体会议(摄影:新华社记者 邓华)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掌握信息化条件下舆论主导权、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的必然要求...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惠州市 “舞动中国龙”——龙舞大巡游全国主会场活动暨2024广东惠州多彩非遗闹元宵活动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惠州市人民政府 时间:2月23—25日 地点:惠州市惠城区江北体育馆 活动内容简介: 一、非遗节目展演 时间:2月23日晚 地点:惠州市江北体育馆北广场 简介:邀请省内外非遗民俗原创节目和舞龙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龙年春节将至,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组织全市非遗传承人和老字号企业开展2024年北京“非遗过大年”活动,展示活动共计1100余场,设计非遗项目丰富,汇聚非遗展演、非遗市集、庙会游园、线上直播、联欢演出等多种形式。 其中,春节期间非常有代表性的是,向全市推出精品龙主题系列非遗产品,涉及老百姓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如,春节少不了走亲访友,送礼传情,国家级非遗北京兔儿爷传承人专门推出了喜辞玉兔·笑迎金龙——兔儿爷龙年伴手礼。稻香村和同仁堂分别推出了惊...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