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33)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4)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0)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胥志强:礼俗学的现代脉络
2024.01.11
论坛
【摘要】中国思想对礼、俗的关注始于2000多年前,而且是一个高度成熟、持续的传统。但在晚清礼教批判的背景下,现代学术史中的礼俗研究始于以俗释礼与俗的上升,这一开端引发出两个发展方向:一方面是现代民俗学更彻底地解构礼的神秘性,最终使得礼、俗越出礼学视野,均成为民俗学的材料;另一方面则是礼学也在部分接受俗的维度与现代意识,同时积极寻求回应时代问题与西方学术,结果是具有现代意识的“礼俗学”的成立,以及“新礼俗”构想的出现。这种相互竞争、吸收的态势持续至今...
查看更多
了解秦腔 热爱秦腔 传承秦腔
2024.01.11
专题报道
秦地育秦人,秦人发秦声,秦声衍秦腔。秦腔俗称梆子腔,素有高腔歌唱、调入正宫、音协
黄
钟、古典声韵、雄劲悲急、宽音大嗓、直起直落的特点,有激流波、绕梁尘、声振林木、响遏行云之势,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戏曲艺术宝库中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秦腔源远而流长,根深又枝茂,隆替蔚为大观。作为中华戏曲史上的璀璨明珠,秦腔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为一身,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和武术等艺...
查看更多
知节气 识茶事 和天下丨小寒:风吹腊梅香 拥炉待茶烟
2024.01.09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人的制茶、饮茶传统,都是中国人探索自然宇宙、认知生命健康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智慧。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更替,指导着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和相关观念与习俗,都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各个节气给予了茶不同的滋味和功效。 茶作为民间俗称“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是简单的饮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以茶敬客...
查看更多
以文献视角展现苏绣艺术的万千气象
2024.01.09
专题报道
《美好生活·幸福喜嫁》绣品 《春回大地》绣稿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这是唐代诗人罗隐对苏绣工艺的赞叹。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将“画”与“绣”相结合,以针代笔、以线为墨,以摹绣古代名画为主,着意追求笔情墨趣,富有浓厚的中国画典雅风格,也承载了江南的温婉柔美。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
查看更多
河南:推动非遗发挥当代功用
2024.01.09
专题报道
在最近举办的2023中国原声民歌节上,河南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黄
河号子(
黄
河船工号子)、信阳民歌广受好评,河南非遗人颇受鼓舞。“多年来,河南致力于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发展,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非遗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吕承俊表示,未来将持续做好非遗的挖掘、保护、展示和传播工作,推动非遗融入当代生活、发挥当代功用,焕发新活力、绽放更加迷人的新光彩。 河南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目前,认定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
查看更多
江西“非遗+”让现代生活更美好
2024.01.04
专题报道
弋阳腔、万载夏布织造技艺、南丰傩舞、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名扬天下,赣南客家文化、湖口青阳腔、文港毛笔、瓷板画绚烂多彩……江西非遗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和赣鄱悠久历史。 古老的文化,鲜活的传承。 近年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展示场景不断丰富,产生了“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双向奔...
查看更多
“寻忆民俗 玩趣元旦”迎来新年非遗活动“开门红”
2024.01.04
地方新闻
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部署,打响“清新福建·共享非遗”品牌,推动形成“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浓厚氛围,2024年元旦假期,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福建民俗博物馆开展的“寻忆民俗 玩趣元旦”主题活动迎来新年非遗展示“开门红”。 现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 主题活动遴选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场极具东方古典之美的新年盛宴,满足多元化旅游需求,激发福建省文旅新活力...
查看更多
非遗成为民族团结的“黏合剂”
2024.01.04
专题报道
这边歌圩,壮族嘹歌、剑川白曲、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共同唱响团结奋斗的时代强音;那畔舞坛,象帽舞、锅庄舞、摆手舞、赛乃舞携手跳出美美与共的盛世图景……各族儿女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推进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生活福祉的重要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民族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影响了不同民族交往交流的生活历史和文化实践,将各民族群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知识积累的共同价值融通起来,在互学...
查看更多
非遗点亮老家河南:“非遗点亮计划”让河南乡村绽放异彩
2024.01.02
专题报道
编者按:“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位于
黄
河之滨的中原大地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滔滔大河也为其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作为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省份,新时代,河南如何以一种鲜活的方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激活非遗内在的...
查看更多
2023年河南非遗十件大事
2024.01.02
专题报道
2023年,全省非遗工作队伍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扎实推动各项工作,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更加活跃,河南非遗绽放新的光彩。 一、
黄
河九省(区)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现场交流活动在三门峡举办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两届承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牵头成立的
黄
河流域...
查看更多
1
31
32
33
34
35
54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