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9   星期四   农历五月初三   
搜索
要闻
12月27日,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榆林·陕北民歌展”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幕。 展览海报 嘉宾共同启动展览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榆林市委书记张晓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负责人周庆富,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高阳,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小驹共同启动展览。榆林市委...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为进一步做好广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要求,12月20日上午,广西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召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23年支持项目“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明荣和“壮族铜鼓习俗”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韦真礼记录工作采集方案专家评审会暨2022年度支持项目阶段性成果汇报会。 广西非遗保护中心田宇副主任主持会议,并向与会专家介...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冬日的北海,天蓝海碧,暖阳灿烂。12月24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北海市旅游文体局、中共合浦县委员会、合浦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北海·合浦海丝文化旅游活动周开幕暨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揭牌仪式在合浦月饼小镇举行。 2023年北海·合浦海丝文化旅游活动周开幕 开幕式上发布了合浦原创歌曲《南流江》,正式作为2023年北海·合浦海丝文化旅游活动周主题曲。 ▲广西(合浦...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12月22日,第二届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非遗嘉年华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全省133个非遗项目,3000多种非遗精品汇集于此,既是非遗嘉年华,也是热闹的大集市适逢冬至,为岁末增添更多“中国色”“非遗味”。冬至是进入“数九歌”的第一天:“一九二九不出手”,但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市民们的热情,一早便涌入了场馆,携亲朋好友来赶“非遗”大集。 本次非遗嘉年华不仅展示非遗产品,还把非遗传承人、非遗技艺请到现场...
查看更多
论坛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起源于河流域,后逐渐流布中国全境,为多民族所共享,对我们的思维模式、审美倾向和情感体验产生了重要影响。因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出版业在促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提升文化自信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连日来,非遗传承人陈君凡不停在福建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与三坊七巷间奔忙。自1876年同利肉燕老铺在三坊七巷设店以来,曾几何时,人们来福州必到老街吃上这一口精贵物什。“一碗小小的‘肉包肉里’,包的是福州味道。”从小在坊巷里与肉燕作伴的陈君凡,对老铺与老街有着别样的情感。如今,第四代“打燕郎”将展示省级非遗项目福州同利肉燕制作技艺的同利文化展示馆搬到机场。 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鼓励文化生态保...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12月22日,“迎龙年 过大节”第二届湖北非遗产品优惠展销季暨非遗嘉年华活动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琚朝晖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活动开幕,省政府副省长陈平出席开幕式并为湖北省“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优秀案例授牌,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李述永致辞。 本次活动从12月22日持续至25日,按照“省级统筹、市州联动、公众参与”的思路,在武汉设置1个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音乐研究工作面临继往开来的新局面,国家和文化艺术界高度重视民间艺术形式的考察与研究工作,众多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正待挖掘与整理。 ▲ 何芸(左)采访贵州省台江县革东区大塘乡茅坪寨苗族音乐(1957) ▲ 田青在云南剑川采风时与该地佛道洞经音乐乐师合影(1991年) 1950年,音乐学家杨荫浏带着国内罕见的钢丝录音机回到无锡,专程考察当地的民间音乐情况。他和琵琶名家曹安...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年来,河南省从培育经营主体、推动集聚发展、创新业态产品、释放消费潜力等方面入手,加快推动文旅产业恢复发展。特别是最近一年多来,河南全面塑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其中,非遗项目亮点频出。 濮阳:杂技列入河南冬季旅游线路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举办“冬游中原·老家河南”旅游季启动仪式,濮阳杂技被列入河南冬季旅游线路。启动仪式上,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六条2023河南冬季旅游...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图为石桥村村民正在制作花草纸(摄影:杨武魁) 核心阅读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石桥村因“纸”而兴。当地手艺人研制出的古籍修复专用纸,走进专业文博机构;古法造纸融入现代工艺,创新品类、提升产能;依托文化资源,发展“古纸+”等文旅产业。传承老手艺、探索新业态,千年皮纸焕发蓬勃生机。 一个坐落在大山深处的小村,却让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主动找上门。这个村子有什么“秘密”? 来到贵州省黔...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