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苏绣《玉兰飘香》:一亿两千万针 织出中国风韵
2018.11.27
专题报道
刺绣《玉兰飘香》在11月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主会场迎宾大厅有一幅名为《玉兰飘香》的苏绣屏风,引起现场嘉宾的广泛赞誉。 这幅苏绣作品的外框整体尺寸达到了12.5米长、4.7米高,画面背景为湛蓝色,主体包括500朵姿态各异的玉兰花和9只和平鸽,取自著名画家董希源专为此主题而创作的画作,表达了“玉兰飘香,广迎天下客”的主旨,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首,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东方明珠”,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
查看更多
节气研究
2018.11.26
节气研究
著作 1. 程傅颐编.二十四节气.苏州:苏州人民出版社,1959. 摘要:专门考证、介绍二十四节气的历史与作用。 2. 高世良编著.十二生肖与二十四节气.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摘要:探讨了二十四节气与生肖的民俗渊源。 3. (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济南:齐鲁书社,1997. 摘要:本书以七十二候分属于二十四气,各训...
查看更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大幕拉开
2018.11.24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6月9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意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遗产日前后将集中开展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月22日,文化和旅游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有关情况进行了发布。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王晨阳介绍活动情况...
查看更多
“弄尪仔”的戏和人——漳州布袋木偶戏入列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11年记
2018.11.23
调研
摘要:2006年,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木偶头雕刻两个项目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剧种拥有国家名录两个项目的现象并不多见。11年来,该剧种在“非遗”保护的进程中,亦步亦趋,进一步纳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传承机制,积极进行学术研究,尤其在对布袋木偶戏的源头,以及偶戏迥异于人戏的特征研究方面取得了进一步突破。下一步应在发展的基础上,落实适应布袋木偶演出的专门剧场,并进一步扩大研究面,避免失衡...
查看更多
“菠林喇叭”的激活策略研究
2018.11.23
调研
【内容提要】“周家班”是中国民间鼓吹乐的代表,其所传承的“菠林喇叭”艺术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文章通过 “周家班”对“菠林喇叭”的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查究,揭示出“周家班”激活“菠林喇叭”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及文化自信的策略与步骤,同时也对“周家班”传承“菠林喇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的困境提出思考。 【关键词】周家班 菠林喇叭 艺术价值 人文价值 文化自信 图1 周家...
查看更多
界首彩陶保护与发展的路径与原则
2018.11.23
调研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引导传统手工艺往产业化道路上去发展来解决它生存的困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在保证它的活态传承基础上合理发展经济?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彩陶为例,剖析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实现繁荣文化与发展经济双赢目的。 【关键词】界首彩陶 产业化 核心技艺 区域文化 文化服务 产业化...
查看更多
文化共生视域下的临夏砖雕艺术
2018.11.23
调研
摘要: 临夏砖雕是一种明清时期从中国内地移植到西北河湟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中阿合璧的文化气息,素有“回族砖雕”之称。砖雕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高度发展与多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背景有深刻的关联。从临夏砖雕的文化变迁史可以看到,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时常超越文本的规约,是多元的文化基因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交流、变异并自适应发展的结果,也是多民族共创的文化成果,其承载的丰富的文化记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大豫剧”的嬗变与梦想——关于豫剧的调查报告
2018.11.23
调研
内容提要:目前豫剧遍布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13个省市,有专业院团162个,民营院团1300多个,从业人数达10万之众,关注豫剧的人数超过3.5亿,是全国最大的剧种。豫剧通过打造精品剧目,培养优秀人才,参与跨文化交流,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全国豫剧大交流、大合作机制,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并以更加主动的姿态走向全国和世界。 关键词:豫剧 嬗变 交流 世界 豫剧是河南土生土长的剧种,清朝乾隆年间产生...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人”和“生活”
2018.11.23
论坛
前不久参加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感触颇深。这届博览会以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的情境化方式打造出了东方美学空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本次博览会,在展览形式上有几个亮点:一是设置了专题化、体验式文化空间。位于济南的主会场展览打破了以往按照省份进行划分的常规,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工艺项目,设计了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
查看更多
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在西部营造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
2018.11.23
专题报道
妇女们在陕西延安延川剪纸传习所内剪纸 “天蓝蓝,地
黄
黄
,打起个腰鼓精气畅。”在陕北大地,磅礴奔放的山地腰鼓、激扬粗犷的陕北说书,还有延川女子手中随心所欲、质朴大胆的剪纸,无不诉说着绚丽多姿的
黄
土风情。 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热贡地区的隆务河畔,村落里家家作画、人人从艺,唐卡、堆绣、石雕、泥塑、建筑彩绘等热贡艺术不仅描绘出热贡文化的瑰丽多彩,当地居民还运用这些独具...
查看更多
1
343
344
345
346
347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