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爱光:在石头上“耕耘”
2018.11.16
人物
5月下旬一个傍晚,记者慕名来到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只见小楼林立,楼前楼后鲜花怒放、芳香袭人,一条河流清流潺潺、波光潋滟,让人恍如置身画中。 青田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丽告诉记者,集“石雕之乡”“华侨之乡”“名人之乡”于一身的山口镇,是青田石雕的发源地和“四大名石”(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内蒙古巴林石)之一的原产地,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而土生土长的青田人张爱光就耕耘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查看更多
黄
光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7月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代表性传承人。从1982年起,跟随父亲
黄
天送学习传统道教科仪。1991年被选为古田道教协会副会长兼临水宫住持,常年主持陈靖姑信俗活动之请香接火仪式。主持的仪式肃穆威严、规范有序,以道教科仪为载体,融入多元传统文化,展现陈靖姑信俗的文化内涵及民俗特征。长期致力于陈靖姑信俗的传承与弘扬,注意收集、整理陈靖姑信俗的文献资料以及《发奏》《造楼》等科仪样本和文字资料,藏有...
查看更多
朱清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6月生,2020年10月去世,河南省禹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药市习俗(禹州药会)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起在禹县城关元丰祥药棚做学徒、店员,先后在禹县医药公司、中药批发部,禹州市药材公司工作。1990年至2006年担任禹州市中药业同业公会会长,致力于弘扬传承禹州药会和传统中药炮制技艺。根据禹州流传的药王孙思邈九蒸九曝之法,将禹州失传多年的四大九蒸货炮制技术复原,并研制出禹州九蒸九晒熟地
黄
、九蒸九晒何首乌等,在当地具有广泛...
查看更多
章岩友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11月生,浙江省台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正骨疗法(章氏骨伤疗法)代表性传承人。主任中医师。青少年时期师从章显法学医。20世纪80年代调入
黄
岩县(今台州市
黄
岩区)第三人民医院,开设骨伤科。1997年独自创办台州曙光医院。在长期的骨伤科治疗工作中,在“理、法、方、药”等方面形成独特的疗伤体系,总结出“正骨十法”,正骨手法轻、准、快。在台州最早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科诸病。从事骨伤科专业四十多年,培养章氏骨伤疗法传人五十多...
查看更多
李燕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2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安宫牛
黄
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毕业于天津中药学校,后在达仁堂技术部从事大蜜丸工艺研究工作。对以安宫牛
黄
丸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蜜丸制作工艺和流程有很深的造诣。先后担任过达仁堂技术部部长、质量部部长、主管生产厂长等职务,是从一线成长起来的传统制药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全面参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建立了以安宫牛
黄
丸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达仁堂蜜丸制作技艺的传承队...
查看更多
郑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10月生,安徽省歙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代表性传承人。西园喉科第十一代传人。出身于医学世家,1954年随祖父学习医术,打下扎实的中医专科基础。1960年参加安徽中医学院学习班,系统学习中医知识。在几十年的从医经历中,吸收各流派诊疗方法,不断充实完善西园喉科的治疗体系,使诸多口腔咽喉疑难杂症得到有效治疗,特别在喑症的治疗上独树一帜。2003年,携子女创办
黄
山市西园喉科药物研究所及门诊部,整理西园喉科...
查看更多
黄
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4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香制作技艺(莞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莞香制作技师。自幼对莞香制作耳濡目染,师从姑婆
黄
寿章,对莞香制作流程了如指掌。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传承家族传统制香工艺基础上,潜心钻研各类古籍,不断实践莞香在种、采、结等各个工序细节方面的技艺,并总结出辨土法、饥饿种植法、天然结香法及传统加工技艺等莞香制作经验。从1990年起,开始遍地寻访遗散在民间的老莞香树,立足保护莞香树种,对东莞境...
查看更多
柴战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4月生,河南省焦作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5年师从王有洲等老艺人学习绞胎瓷烧制技艺,逐渐掌握绞胎瓷羽毛纹、菊花纹、席编纹、类木纹、自然纹等纹理的基本技法和绞胎瓷的传统烧制技艺。经过数十年努力,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已将绞胎瓷的纹饰技法由最初的几种发展到上百种,品种器形发展到九大类一百多个品种,色泥也由黑白两泥丰富到赤、橙、
黄
、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数十年来...
查看更多
杨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10月生,安徽省
黄
山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笔制作技艺(徽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徽笔制作技师。出身于制笔世家,祖辈所制之笔曾为贡品,在家庭良好氛围的熏陶下,自幼参与制作毛笔。1987年,在恒云笔厂工作。1994年在
黄
山市屯溪老街创办杨文笔庄。2006年成立
黄
山市徽笔工艺研究所。保留了传统的徽州制笔七十二道工序并加以创新,在毛料选择上精益求精,最好的毛笔选料达到万毛一毫。所制出的毛笔具有传统的尖、齐、圆、健四德,又具有现...
查看更多
杨胜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37年6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恩施玉露绿茶制作技师。自1958年起师从肖执正、龙显禄研习恩施玉露制作技艺,手艺纯熟。授徒六百余人。在数十年制茶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理论及其工艺规程,被编入《茶叶生产与初制》《中国名茶志》《中国茶经》和《制茶学》等文献,还出版《恩施玉露》一书。参与中央电视台录制的《清明问茶·恩施玉露》等节目,并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
查看更多
1
345
346
347
348
349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