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10-08 星期三 农历八月十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75)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32)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非遗公开课》生动开讲——读懂非遗之美,传承文化...
2018.06.13
专题报道
《非遗公开课》录制现场(摄影:陈曦)《非遗公开课》录制现场(左起:赵丰、刘魁立、董卿、田青、巴莫曲布嫫)(摄影:陈曦) 主持人语:非遗是我们世代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情感表达和自我认同的方式。它可能是一首童谣,是春节的鞭炮声,是端午的龙舟赛,是母亲的思念,是故乡的月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非遗的践行者和传承者,因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当观众坐在课桌后,当专家和传承人走到镜头前,当绵延千年的中华瑰宝串联起文化记忆,聚光灯亮,冰屏升起,一堂根...
查看更多
《
黄
土魂•汉水韵》——陕西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
2018.06.12
地方新闻
由陕西省文化厅、延安市人民政府、榆林市人民政府、汉中市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榆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文物)局、汉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
黄
土魂•汉水韵》——陕西省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活动于6月9日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隆重举行。陕西省文化厅、榆林市文广局、汉中市文广局、延安市文广局、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相关领导、延安市直文化系统干部职工、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知名歌唱家及延安市2000多名...
查看更多
多彩非遗 美好生活——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综述
2018.06.12
专题报道
93岁高龄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毓宝携弟子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式上演出天津时调《军民鱼水情》(摄影:卢旭)观众参观“全国非遗曲艺项目保护成果展”(摄影:卢旭)“流光溢彩”非遗服饰秀活动现场《非遗公开课》录制现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的传承人做现场展示(摄影:陈曦)古琴名家吴钊在由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共同主办的“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古琴专场上演奏。在山西平遥举办的“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活动现场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非遗保护讲座月”活动中,汉川善书国...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文化经济学阐释
2018.06.11
论坛
摘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文化,没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就不可能有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没有创新的文化产业,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生活性”、“在场性”、“经典化”和“多样性”特征,不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产业转化提拱了丰富的优质资源、潜在的经济价值、广阔的市场前景,优质的品牌支撑,而且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于产业目标追求、创新机制和发展策略的借鉴。 作者简介:
黄
永林(1958-),男,湖北仙桃人,文学博...
查看更多
“非遗在社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 遗产日”上海非遗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上海大...
2018.06.11
地方新闻
6月9日上午,“非遗在社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主会场活动在上海大世界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慧琳,副市长翁铁慧,市政府副秘书长宗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市文广影视局、市文物局局长于秀芬,
黄
浦区区委书记、区长杲云出席活动。市人大教科文卫委领导,大世界非遗传承推广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市非遗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市文广影视局、市知识产权局、市农委、市工商局、市卫计委、市教委、市民宗委、市商务委、市...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集中展示非遗项目保护成果
2018.06.11
地方新闻
图为藏族夹棋展示(摄影:罗云鹏) 6月9日,2018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青海主会场活动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举行,青海省集中展示藏绣、彩粉坛城、唐卡等非遗项目保护成果,冀此促文化瑰宝更好保护和传承。 目前,青海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5项,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73项,青海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53项;中国国家级传承人88名,青海省级传承人209名。 本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查看更多
火热夏日,古音古韵悠然清凉——全国各地3700多项活动同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2018.06.11
专题报道
6月9日,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民间艺人在为游人表演京西太平鼓。(新华社发)6月8日,在天津举办的全国非遗曲艺周活动现场。(摄影:卢旭/光明图片) 6月8日下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绫绢传承馆内,国家级非遗项目“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郑小华正在手把手向孩子们传授绫绢织造技艺。(摄影:王嘉斌/光明图片)5月末至6月初,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的大戏楼,昆剧、古琴名家名曲的经典演出轮番上演,为火热的夏日送来一缕古音古韵的悠然清凉;6月7日,在山西平遥古城和北...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落幕,探寻记录与传播新路径留影记忆 看见非遗
2018.06.11
专题报道
影展活动中的平遥手工技艺展演(摄影:白立扬)6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和国家图书馆联合主办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影像展”在山西平遥落幕。《传承》《我在故宫修文物》《戏梦关东——东北二人转民间老艺人档案》《
黄
金之纱》等10部影片被评为“非遗影像展评委会推荐影片”。 “作为国家记忆的非遗影音文献论坛”同期举行,逾百位专家、学者和影视制作人、出版发行方进行了15场学术研讨。影像记录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优势与挑战?如何更好为民族的文化记忆...
查看更多
融入时代 融入需求——文化遗产在生活里焕发生机
2018.06.11
专题报道
“镇馆之宝”讲述万年故事,国家级非遗嘉善田歌唱响在大运河畔,神秘而原始的满族说部演出展现在观众面前…… 伴随6月9日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到来,人们发现,文化遗产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自觉参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标签 一年一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这一活动日无疑更加注重“出新”。 重约6.5公斤的良渚“琮王”,登上纪念邮票的元代龙泉窑青瓷葫芦瓶、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的《归去来辞...
查看更多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演出在天津举行
2018.06.09
要闻
6月8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艺术司及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的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非遗曲艺周开幕演出在天津中华剧院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出席活动启动仪式暨开幕演出并致辞,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天津市副市长赵海山致欢迎辞。 图1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致辞 雒树刚在致辞中表示...
查看更多
1
381
382
383
384
385
54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