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古琴艺术与非遗保护
2017.01.13
论坛
田青 不同朝代的古琴 古代古琴演奏 演讲人简介: 田青,著名音乐学者。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佛教协会顾问、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佛教音乐的华化》、《禅与乐》等多部著作。曾任中...
查看更多
提振精气神 激发新活力 ——盘点2016非遗保护关键词
2017.01.11
专题报道
传统缂丝作品与缂丝衍生品(中国文化报记者 王学思/摄)新疆哈密绣娘在刺绣从年初“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年尾“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刚刚过去的2016年对于我国的非遗保护领域而言无疑是提振士气、激发活力的一年。无论是广大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还是致力于非遗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这一年,都给他们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将那些被提及最多的事...
查看更多
图文解说2016年文化工作成果
2017.01.05
其他新闻
编者按:2017年1月3日至4日,2017年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在京召开。此次会议与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套开,部分与会代表列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会议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和2017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文化工作,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作工作报告,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主持会议,党组成员项兆伦、董...
查看更多
报信儿的腊八粥
2017.01.05
论坛
黄
卓 绘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腊八节是年节的前奏曲。华北歌谣唱得好:“老婆老婆你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天人们要吃应节令的腊八粥,因此又有“报信儿的腊八粥”之说。关于腊八粥的来历有种种传说,影响最大的是纪念佛祖成道的传说。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为了拯救世间苦难,探寻解救人生痛苦的方法,放弃了安逸的王宫生活到处苦行修炼,有一天由于长途跋涉过度疲劳晕倒了,幸得一位牧羊女路过,将随身所带的杂米与泉水调煮成粥给他食用。释迦牟尼吃完顿时精神焕发。他谢过牧羊女,继...
查看更多
景德镇的陶瓷故事——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2017.01.05
专题报道
刘雨岑:如松之寿(粉彩花鸟瓷板)博物馆内景王大凡:粉彩《出浴图》屏风 邓碧珊瓷绘作品汪野亭:湖山秋色(粉彩瓷板)王琦:无量寿佛(粉彩瓷板)荷塘水鸟(瓷板画) 几个世纪以前,当欧洲人第一次看到中国瓷器时,无不惊叹于这种半透明的精美艺术品。他们的结论是,瓷器一定是以魔法制成的,他们把瓷器称作“白色
黄
金”。曾经有位海外游客说过,他是怀着朝圣的虔诚来江西景德镇的。 2015年10月,总占地面积8.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翻...
查看更多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的由来和习俗
2017.01.04
专题报道
腊八,是进入“忙年”的开始。腊八一过,年味就越来越浓了,从喝腊八粥开始,之后便是祭灶、扫房、炸年糕、宰猪羊、写春联等等,直到腊月的最后一夜过除夕。在过去,老北京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天真童趣里流露出孩童们到了腊月对过年的无限期盼。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又称“腊八”,日期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原意是祭...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2)
2017.01.03
专题报道
我们探讨时间,当然了解, 听别人谈到时间,我们也领会。那么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忏悔录》 古罗马帝国时期著名的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的名言,道出了他对时间的茫然与不解。在上周的推送中,我们提到二十四节气是纯粹的阳历纪法,原因要从太阳历的起源说起。 1.太阳历,简称阳历,又称公历,是一种以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基础的历法体系,也是目前为止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的历法制度,是我国当下实行的...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1)
2017.01.03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已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今日起,本网将以王加华教授所著《二十四节气:光阴的习俗与故事》为蓝本,推出6期二十四节气专题。我们将从节气的由来及其历法性质、节气的功用、节气与节日的关系、丰富多彩的节气活动与饮食习俗、节气故事与传说、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等6个方面,与大家分享节气知识。 独特的历法纪时体系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时间制度
2016.12.29
论坛
编者按: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请书的单位是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和若干地方社区。二十四节气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规律,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到了秦汉年间,完全确立。讲座以二十四节气为话题展开了中国人对时间制度的讨论,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的传统民间民俗文化,对中国人的农耕文明有着巨大的影响。刘魁立老师一...
查看更多
冬至日开启“二十四节气”保护——在文化部指导下,河南登封、浙江三门举办丰富多彩民俗活...
2016.12.23
其他新闻
冬至日,浙江三门杨家村祭冬现场(摄影:陈兴长) 原标题:在文化部指导下,河南登封、浙江三门举办丰富多彩民俗活动 冬至日开启“二十四节气”保护 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进一步做好“二十四节气”传承保护工作,履行中国政府申报庄重承诺,在文化部指导下,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河南登封、浙江三门举行丰富多彩的冬至传统民俗活动,座谈“二...
查看更多
1
415
416
417
418
419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