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专题报道
  繁荣与冷落并行,古法造纸术保护的忧与思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作为"使者"将文明撒播到世界各地,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财富。   随着科技手段的进步,传统的造纸工艺正在淡出历史舞台,而"幸存者"则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一种是加速流失,另一种是在商业化的需求下加速恢复。   专家认为,由现代化引发的传统造纸工艺流失,也加剧了纸质文物修复的难度。科学地保护古法造纸工艺,不仅可以保护纸张这种特殊的历史和文明传承载体,也为未来造纸技术的发展变革...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古剧场是古典戏剧艺术组成 最好保护是合理利用    韩   生    古剧场作为文物建筑,不同于收藏在博物馆内的古玩字画,其价值需要借助演出来体现。把戏曲经典搬到古剧场上演,可说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意义不仅仅是恢复古代演剧方式。        人们如今越来越认识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演出艺术上。上海近年来兴建了不少现代化剧场,文艺演出日益繁荣;但我们同时应当思考:在现代化剧场之外,上海几个古剧场的潜力挖掘是不是大有可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两岸首度合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在台中揭幕    鼓声咚咚,舞狮跳跃,泉州提线木偶与台湾霹雳布袋戏同台献艺、各有千秋……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2009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12日下午于台中创意文化园区揭幕。来自大陆、台湾的共800多件珍贵展品,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展分为大陆、台湾两部分。大陆部分由此前在台北举办的“中华非物质文化大展”移师而来,展期从12日至20日,展出230多件大陆非遗代表作,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周和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菁英会共同主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新浪 彭琳摄)     新浪财经讯 由博鳌亚洲论坛与香港菁英会共同主办的“2009博鳌青年论坛(香港)”于12月7日在香港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此次会议,上图为国家文化部副部长...
查看更多
论坛
 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模式的启示 柏权 彭林绪 罗一萌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全县总人口40余万,土家族人口占47%。半个世纪以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工作。我们曾多次深入长阳,调查研究该县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的情况。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长阳在挖掘、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在实践中形成的模式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长阳县政府就及时派出专...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不断推进      中国文化报记者欣闻报道: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深入开展,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不断健全,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普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立等各项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目前,我国“非遗”普查基本结束;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名录和4315项省级名录;评定公布了3批共1488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590...
查看更多
论坛
 我对“非遗”产业化问题的思考刘锡诚     “非遗”保护问题,成为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的焦点之一。“生产性保护方式”口号提出未久,“产业化”的口号纷纷登陆媒体。到11月初,在互联网上搜索,竟达3800条之多。作为“生产性保护”的延伸,“产业化保护”的提出,同样备受争论。    (一)围绕“产业化”保护的几种观点    观点一:“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化保护”不是一回事;“商业性经营”和“产业化开发”不是一回事    2009年2月,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查看更多
论坛
 传统戏剧的生产性保护 没有剧目剧团就不能生存安 葵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工艺等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引起热议。生产性保护也是传统戏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一条重要途径。“生产”二字对于传统戏剧来说并不是外来语,每一个戏剧院团日常的头等大事就是“剧目生产”或曰“艺术生产”。没有剧目生产剧团就不能生存,而传统戏剧是依靠剧团进行保护的,因此没有剧目生产也就谈不上传统戏剧的保护。  剧目生产的三方面内容  戏剧院团剧目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保留剧目的上演;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用活人的传承保护羌文化   碉楼    羌绣   羊皮鼓舞   “蝉西我来自羌山,家住在蜀中石泉。最爱羌族长布衫,云鞋吊刀不怕管。清风阵阵飘身边,彩云片片入眼帘。羊角花朵朵鲜艳,羌女绣针针精湛。释比摇手铃叮当,麦吉吹羌笛悠远。清漪江河水漾荡,龙门山树木盛繁。姑娘小伙歌相伴,美丽家园携手建。”  如此朗朗上口的诗句,是蝉西大学期间仅花了半个小时写出来的。刚刚26岁的蝉西现在是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的副乡长,可他坚持保护羌文化的时间却已有六个年头。  2...
查看更多
论坛
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及其保护经验翁敏华    一、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    东京拥有国家级无形民俗文化财10项,差不多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日本的文化财,分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传统建造物群、保存技术六个类别,其中前三项特别重要,为人注目。民俗文化财里又有无形民俗文化财,专门用于保护民间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中的民俗艺能共140项。日本学者非常注重民俗艺能的收集、整理、介绍、研究和保护,他们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