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1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酒曲”后继无人 兰州“划拳”能申遗吗?
2010.01.25
专题报道
“酒曲”后继无人兰州“划拳”能申遗吗? “一个嘛就尕老汉哟哟, 七呀十七来嘛哟哟, 我们再加上个四岁者叶子儿青呀。 八呀十一来嘛哟哟。 八仙的个桌子上哟哟, 吃一杯子酒来嘛哟哟, 怎么样子吃者叶子儿青呀, 酒不醉来嘛哟哟。” 这是酒曲《尕老汉》中的经典唱段,倘若在酒桌上听到这样的歌声,想必喝酒之人又会多了一层享受……兰州是一座多民族交融居住的城市,有悠久的饮酒习惯和历史,兰州人爱喝酒、能喝酒,无论是婚丧嫁娶、乔迁升职等等,都喜欢喝上...
查看更多
香港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2010.01.25
其他新闻
香港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21日公布,已委聘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展开全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以编制香港首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 研究项目涵盖香港人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口头传说,如围头话、渔民话;表演艺术如祭白虎仪式、咸水歌;以及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如螳螂拳、打小人、盆菜。 至于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项目,则包括跌打、传统中药制作;以及传统手工艺,如蒸笼制作、凉果腌、腊味制作工艺...
查看更多
中国秦腔博物馆:再现秦腔往日辉煌
2010.01.25
其他新闻
中国秦腔博物馆:再现秦腔往日辉煌 1月20日,中国秦腔博物馆在兰州百里
黄
河风情线中段经典风情区落成,展馆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国内内容最为纷呈的地方戏曲专业博物馆,这个投资达上千万元的中国秦腔博物馆将于1月26日隆重开馆。 展馆主要由序厅、演员篇、班社篇、音乐篇、剧目篇、舞美篇和观演篇七部分组成,大量的展品都是从民间征集的清代以来的秦腔曲谱、脸谱、剧本、服饰等实物资料,而且通过互动性触摸屏等,观众可以了解和欣赏任何一个秦腔名家和名段,并在复...
查看更多
徽风皖韵――安徽非遗项目将亮相上海世博
2010.01.25
其他新闻
徽风皖韵 ――安徽非遗项目将亮相上海世博 花鼓灯
黄
梅戏尽显徽风皖韵 根据世博会的统一安排,今年6月23日-6月27日被确定为“安徽周”,届时徽文化将把徽风皖韵唱响世界。安徽周上将突出“弘扬徽文化,建设新家园”的主题,突出展现安徽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彩的民间艺术。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为了让“安徽味道”能浓,省文化部门精心准备了适合世博会广场的文化演出,在题为《盛世徽韵之徽萃流彩》的演出中,将以安徽享有盛名的花鼓...
查看更多
贵州政协委员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两手抓"
2010.01.21
其他新闻
贵州政协委员建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两手抓"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0日电(记者刘文国、王橙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形成"利国利民,惠及民生"的文化产业,但也有一些没有市场或市场很小、没有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同样珍贵,并且非常脆弱,极易失传,政府更应该下大力气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遗保护也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正在召开的贵州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贵州省政协委员李启先说,贵州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侗...
查看更多
华阴老腔:传递农民内心苍凉世界
2010.01.13
专题报道
华阴老腔:传递农民内心苍凉世界 更多的时候,他们是一个沉默的群体,沉默地活着,又沉默地衰老。当然,他们也有开口吼唱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他们会随心所欲地释放沉寂已久的内心世界。声音沙哑,荡气回肠,充满了力量。那力量不是喊叫,也不是抗争,而是忍受。执著而又倔强地忍受。忍受现实世界给他们带来的悲辛和幸福、无聊和乐趣。 他们是中国传统农民的典型代表。与其他农民不同的是,他们是陕西华阴老腔的传承人。他们的名字曾随着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进入专家官员的视野。通过老腔,他...
查看更多
各界学者在京讨论春节文化
2010.01.13
其他新闻
各界学者在京讨论春节文化 由国务院参事室、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文史研究馆联合举办的“春节文化论坛”1月8日在京举行。上百位各界学者和听众参加论坛。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出席论坛并讲话。 马凯讲话以《让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更加丰富多彩》为题。他指出,春节是喜庆时间最长、活动内容最多、节日气氛最浓、影响范围最大、全国各族人民最为重视的盛大传统节日。它已成为展现、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成为表达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成为炎
黄
子孙永远不能忘怀的鲜明的...
查看更多
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流传千年不绝
2010.01.05
专题报道
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流传千年不绝 独特的“央移”记谱法 2009年12月27日晚,流传千年不绝的藏传佛教觉囊派“梵音古乐”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展示――来自四川阿坝州壤塘县藏哇寺的32位高僧,以吹奏、敲打、唱念、舞蹈、赞偈、手印、供养等多种形式,完成了由恭迎、沐浴、皈依、礼赞、和乐构成的完整的梵乐套曲。整个展示古朴庄严,乐声清澈流畅,堪称“千年不断的活态传承,佛法智慧与慈悲的绽放,雪域高原的原生态艺术”。此前,这个古乐展示团应中华文化促...
查看更多
莫让庐剧等“非遗”困惑中迷失
2009.12.29
专题报道
莫让庐剧等“非遗”困惑中迷失 谈起6年来为自己编写的庐剧剧本寻求公演经费的经历,74岁的李光林脱口说出了三个死:累死、急死、烦死。6年中,小到街道社区的文化站,大到市区的文化局,他跑了40多遍,全都无功而返。有关人士认为,由于人才流失严重,列入我省首批“非遗”名单的庐剧在传承、创新方面面临巨大困难。 庐剧,旧称“倒七戏”,是我省地方戏主要剧种之一。清末以来,流行于我省境内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并逐渐形成了3个流派。2006年5月20日,庐剧经国...
查看更多
一位民间艺人与淮北大鼓的故事
2009.12.16
人物
一位民间艺人与淮北大鼓的故事朱 磊在淮北,大鼓是广受欢迎的群众艺术鼓点一敲,曹廷虎就像变了个人。 链接: 淮北大鼓的器具主要有大鼓、鼓架和板。鼓以檀木或枣木挖成圆形,上下蒙牛皮,边缘用大头钉固定,四周加铁环以敲击时产生谐音。鼓棒用柘树条或石榴树条,前端加工成弯头状,敲击时不至损坏鼓皮。鼓架用六根竹条支成三角形支架。上用细麻绳攀系以固定大鼓。板有钢板和手板两种,钢板形似半月牙状,钢或铜制成,也叫“月牙板”、“梨花片”,手板为三页板,用红木或檀木制成,长...
查看更多
1
469
470
471
472
473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