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衡水内画 壶小乾坤大
2009.10.12
专题报道
衡水内画 壶小乾坤大衡水内画四季山水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在创作中 在衡水,有一个特殊名词――“画小瓶”,这是多年前当地人对内画鼻烟壶艺术的一个形象比喻。 内画为何物?“螺蛳壳里做道场,小瓶子里大文章。”冀派内画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习三如是说。 内画生于鼻烟壶 提起内画,不得不说鼻烟。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解说员徐霞介绍,鼻烟具有明目提神活血的作用。吸鼻烟的习惯最先起源于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意大利人利玛...
查看更多
日本能剧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
2009.10.12
论坛
日本能剧传承对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启示王林 秦子来 摘要:借鉴日本能剧的传承方式提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途径:加大传统武术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力度;加强传统武术的现代教育传承;营造氛围,加强传统武术精神和文化价值的传承;建构适合传统武术的传承空间,以促进传统武术的发展。 2003年10月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为全球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建立了一个根据现代科学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
查看更多
用现代意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10.12
论坛
用现代意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志琴 一、人人都在享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精神遗产相对而言,一般来说,精神遗产大多是指文本资料,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此不一样的是,不仅有文本,更重要的是涵括口传身授,一切非文本的传承形式,例如民谣、民谚、民歌,风俗习惯等等。这种文化遗产与生活在现代的我、你、他都息息相关。你可能没有读过《论语》,但不一定不知道“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俗话,此话即出自《论语》;可能不知道列子是何许人,但都知道“愚公移山”,这典故...
查看更多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百年昆曲的三篇断章
2009.10.12
专题报道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百年昆曲的三篇断章 题记:昆曲自明代起兴盛六百年,至清中叶后日渐衰微。申遗的成功,让全世界发现了昆曲,也让国人向历史深处再次寻觅这朵戏曲的奇葩。新时期,如何保护和发展昆曲,成为了每个热爱昆曲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且让我们在六百载风雨中截取历史的断章,从翻阅往事中,更清晰地去期待未来。 墙里静好,墙外世事扰 苏州城西北角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巷子,潮潮的路基泛着雨后的水光,路旁一堵高高的院墙伫立着,为身后五亩园里的轻歌曼舞阻...
查看更多
2009“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简介
2009.10.12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项目简介 (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它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既强调中国书法的笔法、结构,又突出镌刻中自...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2009.10.12
其他新闻
22项列入“代表作名录” 3项列入“急需保护的名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包括阿根廷的探戈舞、日本的雅乐、越南的北宁官贺民歌、中国的桑蚕丝织技艺等在内76个项目日前被宣布为200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9月28日至10月2日于阿布扎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新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申报的包括桑蚕丝织技艺、格萨尔、青海热贡艺术、藏戏、新疆《玛纳斯》史诗表...
查看更多
侗族大歌:文化传承的典范
2009.10.10
专题报道
侗族大歌:文化传承的典范 一直以来,国际乐坛上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国著名音乐家郑律成在中国偏僻的山区,发现了居然有一种“无指挥、无伴奏的复调式多声部合唱音乐”,它便是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为何能荣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大歌是侗族多声部民间歌曲的统称,侗语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含篇幅长大、人多声多和古老之意,是由多人合唱、集体参与的古老歌种...
查看更多
美丽的客家土楼
2009.10.10
专题报道
美丽的客家土楼杨蕴石 在闽西南有数万座土楼,2006年,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7月,土楼又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于是土楼的名声鹊起,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我们一行30人,选择了福建永定县的客家土楼作为重点游览目标。列入我们“土楼之旅”名单的有: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如升楼及承启楼。 这里土楼的居民主要是客家人,故名“客家土楼”。说是客家人...
查看更多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
2009.10.10
论坛
惠安女服饰文化和婚俗文化探析王秀华美丽的惠安女服饰,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摘要]福建泉州惠东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很有特色,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关注,成为许多民俗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课题。最有影响的惠安民俗文化主要是以惠安女奇特的服饰文化和奇异的长住娘家婚俗文化闻名海内外,因此,惠安民俗文化又称为惠安女民俗文化。它是特定历史条件和特有劳动方式的产物,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关键词]惠安女;惠安女服饰;长住娘家;婚俗 福建泉...
查看更多
土族於菟传承人阿吾:於菟舞――
黄
河上游的民间古风
2009.10.10
人物
土族於菟传承人阿吾:於菟舞――
黄
河上游的民间古风 -他是年都乎土族於菟祭祀七世法师 -中断了十多年的於菟表演,由他和村民复演 -他的心愿是建立一个资料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於菟这种流传了六百余年的民间古风 虽然不少邻居陆续搬了家,可是阿吾决定搬回老屋,老屋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阿吾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院子里的丁香、牡丹,还有香水梨,在长着青苔的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在酷热的夏季,一进门,就感到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凉...
查看更多
1
479
480
481
482
483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