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24)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2992)
清单
(1101)
资源
(441)
学术
(687)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手工艺资源保护
2009.09.23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手工艺资源保护周若愚 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 人们往往重视遗产传承方式、成果和传承人的保护, 却对这一切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不足。主要原因是资源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 文化” 范畴, 而涉及利用土地、矿产、动植物资源的广大社会生产部门。而这些部门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很难在一个高层次上达到平衡。于是, 在目前混乱的状况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最坏的事实“ 保护” 的结果竟然是对资源的加剧破坏。资源匾乏以至于消失...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09.09.23
论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谭 宏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价值,经济价值是其重要的一项。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研究其特点,探索其转换机制和转换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解决的对策,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经济价值为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可以通过经济的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第二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在西宁开幕
2009.09.21
其他新闻
“第二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在西宁开幕唐卡作品――《开国大典》 9月18日上午,“第二届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既第六届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在西宁城南展览中心开幕。以唐卡艺术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青海民族地方精品图书影像制品展销为主体的三大展览活动紧紧抓住了现场每一位观众的眼球。唐卡作品――《文成公主进藏》 据了解,举办“唐卡艺术节”是为了进一步打造青海省以唐卡艺术为主的民族文化品牌,展示、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促进...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遗安塞腰鼓 国庆庆典组方阵
2009.09.18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遗安塞腰鼓 国庆庆典组方阵 本网编者按:安塞腰鼓历史悠久,但产生形成的具体时代至今已难考证。以鼓报警,以鼓助威,以鼓告急,以鼓为乐,这些都是安塞腰鼓的功能。安塞腰鼓分文鼓与武鼓两种,文鼓以扭为主,重扭轻打;武鼓以打为主,重打轻扭。 安塞腰鼓快放快收,变化神速,自然大方,欢快流畅,刚柔并济,屈伸自如,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将舞蹈、武术、体操、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融为一体,使自身从内容到形式更加丰富,更具观赏性、娱乐性。 安塞腰鼓是
黄
...
查看更多
专家热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2009.09.16
专题报道
专家热议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9月11日至13日,“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讲话。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部分委员及有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以及全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正在申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代表约150人就非...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为中网完成“中国之杯”
2009.09.15
其他新闻
非遗传承人为中网完成“中国之杯” 国宝级大师集体创作、生动运用中国历史文物元素诠释中国韵味,2009年中网冠军奖杯“中国之杯”日前集体亮相 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至亚洲最顶级的综合性网球赛事,中网赛事做出了诸多焕然一新的改变以匹配新地位,其中重拳之一即为赛事量身打造全球独特的中网奖杯“中国之杯”。金瓯永固杯、子龙鼎、爵、鱼龙盘等中国传统文物名器结合内涵丰富的中国古典图案纹饰,铸就了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美观而又独特的...
查看更多
从节气到节日
2009.09.11
论坛
从节气到节日――从历法史的角度看中国节日系统的形成和变迁 刘宗迪 内容提要:节日系统和历法系统密不可分,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观象授时制度,在成文历法产生之前,农时周期和庆典周期是合而为一的,节气亦即节日。随着成文历法的创立,由于中国传统历法制度即夏历采取的是阴阳合历,以阳历纪农时,以阴历纪年月,庆典的日期被按照阴历纪时周期固定下来,而节气则依然按照阳历安排,从而导致了庆典周期和农耕周期、节日和节气的分离,因此形成了与节气系统并...
查看更多
阿来:重述格萨尔为藏地祛魅
2009.09.11
专题报道
阿来:重述格萨尔为藏地祛魅 很久很久以前,康巴藏区阿须草原上有个放牧的藏族孩子觉如,他戎马一生,统一多个部落建立岭国,惩恶扬善,造福黎民百姓,被称为格萨尔王(相传他是藏传佛教连花生大师的化身),成为藏人世代怀念、至今尊崇的大英雄。关于他的故事千百年来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的广阔藏区口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令故事的版本、内容不断丰富,成为迄今世界上篇幅最长、仍在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1 八月的川藏线上野花满山、湖泊...
查看更多
苏州评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09.09.11
论坛
苏州评弹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主持人:中国文化报记者 刘茜 嘉 宾: 吴文科: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n...
查看更多
保护 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9.09.11
其他新闻
保护 达斡尔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嫩江两岸柳丝长,绿水白帆映霞光……跳起快乐的‘哈库麦勒",‘扎恩达勒"撒满江……”在梅里斯达斡尔区的重大节日里,达斡尔民族群众都要唱出悠扬美妙的歌声。作为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哈库麦勒”歌舞和“乌钦”说唱,是达斡尔族璀璨的艺术瑰宝,它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如今抢救、保护、传承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 “哈库麦勒”是达斡尔民间舞名称,亦称“罕肯拜”、“鲁日格勒”,达斡尔语意为“燃烧...
查看更多
1
481
482
483
484
485
54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