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专题报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乐郭氏正骨深圳扎根开花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彭炜(右三)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调研。“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代表性传承人”陈汴生(左一)为外籍患者诊疗。 由“郭春园中医发展基金”资助的中医骨伤科学生为郭春园铜像献花。    主要由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传承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是深圳文化工作者从全市范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发掘整理出的珍贵项目。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见证了“平乐郭氏正骨”向...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红木雕刻,为何能太仓市璜泾镇风生水起?栩栩如生的红木雕刻工艺品    研究古典家具的泰斗王世襄为太仓璜泾的木匠陈振才题了“艺承蒯蔡”四个字,上世纪70年代,北京故宫在修复时,有关方面曾派人找到了璜泾的红木雕刻师王凤现,不久前有上海客商在璜泾订制了一套价值1000多万元的花梨家具――   “天下木匠看苏州,苏州木匠出太仓,太仓木匠在璜泾。”这是流传在璜泾镇红木雕刻匠人中间的一句话。据许多研究古典木器的收藏家发现,明清皇宫内的家具等木器都与太仓民间的家具有相...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粤剧"成功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 粤港澳达成共识     昨天,新华社香港分社发布了粤港澳联合申报的“粤剧”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记者马上采访了广东方面具体负责落实“粤剧申遗”各项申报事宜的广州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负责人斌。    粤港澳达成合作共识    斌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粤港澳三地联席召开的三地文化合作会议上,就达成三地合作申遗“粤剧”的共识,并签署了《粤港澳艺文合作协议》,将“联合弘扬粤剧艺术,并适时向联合国提出申遗”的条款写入协...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两节相逢催生新节日文化   今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不仅让人们享受了最长的一个金周,而且带来分外热烈的节日气氛。中秋节前,专门研究节日文化的民俗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说,在未来几年,国庆、中秋“两节相逢”的情况将多次出现。如2012年,中秋节是公历的9月30日,与国庆节前后相连;2017年,中秋节是10月4日,几乎和今年一样;而2020年,中秋节与国庆将在同一天!两节同庆将使节日文化更加丰富。  长期以来,除了春节的地位无法撼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60年“中秋节”变迁:“吃月饼”已非惟一选择        中新网10月2日电  今年的中秋节,与新中国建立60年华诞相逢。回首这一甲子的“中秋”,人们表达节日祝福的方式愈加多样,但其中的“团圆”之意却亘古不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幸福过中秋  1949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也就是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之后。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广场上回旋的鼓声、鸣响的礼炮声、庆祝人群排山倒海似的呐喊声……都牢牢地留在了亲历者的记忆深处,直到60年后的今天,那...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两岸同贺“妈祖信俗”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社莆田十月三日电 (林剑冰)记者三日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妈祖信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传出后,两岸各界兴奋不已,纷纷表示祝贺。  今年五月,台湾妈祖联谊会会长、大甲镇澜宫副董事长郑铭坤和新港奉天宫、北港朝天宫等台湾各妈祖宫庙的董事长、主委以及信众代表,到湄洲妈祖祖庙参加了隆重的祭祀大典,在祭祀妈祖祈福大典后又签名支持妈祖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说妈祖信俗申遗成功的消息,郑铭坤非...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黎锦技艺列入首批世界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披露的一条英文消息,今(2日)晚让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欣喜若狂: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次政府间委员会常规会议正式批准海南省“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黎锦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终获成功。     此次会议,全球共有8个国家提交了12项申请列入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候选项目,我国申报的3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西藏手工造纸发展调查:“绝技”逢春绿意浓    藏纸的传说  清乾隆年间,曾做过湖南巡抚的查礼时至西藏,留有《藏纸诗》长句,诗中说“蜀纸逊豫章,工拙奚足尚……孰意教方,特出新奇样,臼捣柘皮浆,帘漾金精浪……质坚宛茧练,色白施浏亮。题句意固适,作画兴当畅。裁之可糊窗,缀之堪为帐。何异高丽楮,洋笺亦复让。”美言藏纸比蜀纸高出一筹,就连高丽纸也稍逊风骚。  “我小的时候曾经当过喇嘛,也在私家学堂里学习过,经文和习字都写在藏纸上,玩的风筝也是藏纸做的,我自己都会...
查看更多
论坛
 论西村窑青瓷与耀州窑青瓷的装饰艺术冯素阁    西村窑是广东宋代烧制外销瓷的著名民间瓷窑。窑址位于广州西北向的西村增?逗佣?岸岗地上。遗址是1952年发现的,南北长1公里多,残存废瓷堆积三处,其中以土名皇帝岗的最大,是西村窑场的主要堆积遗存物,高约7米,整个窑场有40多种产品,每种又有多样型款与釉色,在此窑中是比较典型的。西村窑产品分粗瓷和精瓷两类。粗瓷较多,精瓷主要是青白瓷和青瓷,西村窑产品在国内大陆很少流传,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等国。近年来在我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享誉世界的福州脱胎漆器  美丽的脱胎漆器    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省会福州市的脱胎漆器久负盛名,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三宝”。 福州脱胎漆器能够耐热、耐酸、耐碱、绝缘,还有碰不坏、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优点,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和浓厚地方特色手工艺术珍品。   福州脱胎漆器是在继承、发扬几千年来中国髹漆技艺的基础上,由清代的沈绍安(公元1767年-- 1835年)挖掘、发展、创新,首创了一种别具风格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