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专题报道
中国蓝印花布孤单的手艺     “我们对蓝印花布真正细微的了解是早就没有了,对纹样意义的认识模糊而混乱。这些旧东西,你要知道原本的出处和周到的想法,然后再去利用。”    四缬中的灰缬    久保玛萨(Masa Kubo)开在上海长乐路上的“中国蓝印花布馆”展室墙上有两个小镜框,里面的照片一张是黑白的,拍的是湖南韶山毛主席故居里叠放在床上的蓝印花布棉被。她记得很清楚,1972年3月她随日本妇女代表团第一次来中国,那条叠得整整齐齐的棉被是她在中国第一次看到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龙氏木雕船工艺 濒临失传的木雕绝技    龙从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湖北木雕船工艺的传承人,与其父共同制作的作品《端午龙舟》至今仍是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珍贵展品。    2009年2月,龙从发进京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其参展作品《隋代大龙舟》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藏。    3月12日,我们来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某小区,拜访刚刚从北京参加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龙从发大师。不大的两居室,到处都是木雕世家的标记。门禁电话上有个精...
查看更多
论坛
蓝印花布,南通该向桐乡学点啥    国内曾有多个蓝印花布产区,而今只剩下南通和浙江桐乡两地在传承、延续。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耐人寻味:山花奖金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首位蓝印花布“国大师”、中国蓝印花布传承基地、中国蓝印花布之乡等代表民间艺术的最高荣誉,全部被南通收入囊中;而桐乡蓝印花布商业化程度最高,也是业内不争的事实。    如何在保护、传承蓝印花布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让这一民间艺术获得更好发展,两地均面临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任务。    不同方...
查看更多
论坛
歙砚金石声,藏家多雅士 眉纹《归航砚》     顶级歙砚广东首展,记者专访歙砚收藏家谈赏玩:  8月11日,继岭南最大国画落户从化普通社区之后,一批国内罕见的顶级歙砚也在明月溪社区展出。该批歙砚石材之珍贵,做工之高超,价格之昂贵,令普通市民咂舌。记者了解到,本次与普通市民见面的歙砚市场总价超过3000万元,其中一方名叫“兰亭序”的歙砚堪称国宝,价过500万元。  展出期间,记者亲临现场,品鉴歙砚,并就歙砚与端砚的区别,如何收藏鉴赏、如何把玩等细节,对该批歙...
查看更多
人物
“国礼歙砚”如何“出手”?    在文化部今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安徽的歙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是郑寒。在他长达30余年的歙砚制作生涯中,先后制作了两件国礼歙砚,他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国礼砚雕家”。    “印痕砚”绘山胜景  《山胜迹印痕砚》,是山市屯溪区市民郑寒砚雕艺术生涯中,与“国礼”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结果。  郑寒记得,《山胜迹印痕砚》创作时间是1997年9月,当年10月29日即被外交部礼宾司确定为“李鹏总理赠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百余首蒙古族"故日都"歌曲被抢救性保护    经过几年间不断地挖掘整理,《班禅庙》《圣主骏马》《绵羊白的房子》等百余首节奏自由舒展、音调辽阔悠长的蒙古族长调“故日都”歌曲,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陆续完整地录制下来。目前,这一抢救性保护工作已接近尾声。    传唱已有800余年、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故日都”歌曲,一直以来,仅在内蒙古杭锦旗、达拉特旗和乌拉特前旗沿河地区的较小范围流传,其保存曲目会唱的人寥寥无几。    从2007年开始,内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燕京八绝”成绝响?大师:难养家11个徒弟改行     京绣大师姚富瑛:莫让绝技变绝迹  -靠京绣手艺养不了家 11个徒弟改行  -66岁之年摘除一个肾 心有余力不逮  -成本高耗时长生意难 坚守京绣技艺 ―――     封面故事  8月15日,据说是京城牛年最后一个酷热的夏日。这天,位于天坛北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的“燕京八绝”技艺展,迎来了开幕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十多位手工艺人安坐当场,凝神手中的技艺,静候那些将被他们的手和作品照亮的眼睛。景泰蓝、玉雕、牙...
查看更多
论坛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清明节的文化意涵之一 刘锡诚       摘要  清明节所承载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嬗变的,融合兼并了上巳与寒食的一些文化内涵,到近世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民族和国家节日。在当今之世,以全民族广泛认同的慎终追远、亲合自然、民族和睦、国家认同等丰富深厚文化内涵而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清明节,得以在国家的层面上被认定,体...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比利时皇家歌剧院相中“腾飞”的奉化布龙 这就是为比利时皇家歌剧院制作的奉化布龙  浙江日报08月03日讯 你制作的这条布龙已顺利在上海口岸通过验收,比利时客户对‘中国龙"精湛的制作工艺非常满意,请你放心……”今天上午,奉化市尚田镇条宅村“布龙传承人”陈行国知道这个消息,悬在心上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同村的乡亲们也纷纷前来祝贺,共庆奉化布龙作为商品首度成功“腾”出国门。  奉化布龙已有8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去年...
查看更多
论坛
 当代七月七“小人节”的祭拜特色和源流 ――温岭石塘箬山与台南、高雄七夕祭的比较   陈勤建    在中国大陆,有关七夕牛郎织女传说的祭拜风尚,随文明以降至今日,大多成为文献记载的旧时风景,当代已不多见。可是,我们中日浙江沿海民俗志考察团,近年在浙江温岭石塘箬山田野调查中,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今天仍在盛行的,与七夕祭拜风尚相连而又别具一格的遗存――小人节。该习尚仅流行在石塘镇渔民风俗圈内,当地有民众以为,它是从福建惠安及台湾传过来的。经过两年实地的多次的调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