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2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十九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5468)
机构
(2)
政策
(45)
资讯
(3025)
清单
(1101)
资源
(445)
学术
(694)
百科
(0)
其他
(15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彝族鬼灵信仰田野调查手记
2009.09.29
论坛
彝族鬼灵信仰田野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 彝族鬼灵信仰田野调查手记之一 走近鬼魅:美女与鬼源 相传,很古的时候,在天和地的中间,在大地的中央,有一个终年被一团团红云和一片片白云掩映着的地方,天上的神,地上的人,只有在红云和白云交替的时候,才能看得见这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个被称为“苏祖”的地方,就是巴布凉山。 1992年初春,我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的研究课题,从首都北京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凉山,选择彝族传统文化保持得最为深厚...
查看更多
井春霞:用剪刀说话的人
2009.09.29
人物
井春霞:用剪刀说话的人 人物简介: 井春霞,回族。1966年出生。现任同心县第二小学美术教师。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委员、宁夏剪纸协会副会长、吴忠市政协委员、吴忠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95年14幅作品入选世界妇女大会并参加各国巡回展,并荣获“中华巧手女”称号; 1999年在银川市举办个人剪纸展; 2002年获“华夏之韵”剪纸精品展获银获; 2004年在第七届全国剪纸艺术节获银奖; 2...
查看更多
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
2009.09.29
论坛
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范秀娟 内容提要:“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指的是:在当代中国,民歌社会即前工业化的少数民族社会正以传统艺术的日益消亡为代价追求现代社会的接纳和认同;而现代都市化社会则以对民歌社会的古老艺术的回望来追想业已失去的牧歌时代,并以此为契机重构都市化过程中疏远甚或失却了的文化传统和艺术传统,努力形成有文化根基、有地方特色和更大认同感的区域文化。本文以广西黑衣壮社会艺术的衰落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对黑衣...
查看更多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单田芳:艺术改革不能过头
2009.09.29
专题报道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单田芳:艺术改革不能过头 “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很火,我也想开个评书大舞台。”今年,75岁的单田芳被文化部确认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门负责传承评书艺术。而同为传承人的赵本山最近被指将二人转改革得不成模样,单田芳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艺术需要改革,但不能过头,“如果让两个人上台说评书,那不成了相声了吗?” 【着急】:老哥老姐没找到称心的徒弟 单田芳是同刘兰芳、田连元一起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
查看更多
兰州鼓子:盛衰之间的非遗传承
2009.09.28
专题报道
兰州鼓子:盛衰之间的非遗传承 兰州鼓子,有人说它以博采众长而生,以臻于完美而盛,以渐离生活而衰,这条漫长曲线将一如既往地延伸下去,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从一套丛书开始 四张超大的老板桌拼在一起,几乎占了整个办公室四分之一的地方。电脑、未装订的书籍、文件、手抄资料……到处堆着,使得偌大的桌子显得不够用。张北辰在接电话,手里是一本《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和《兰州
黄
河水车》、《兰州太平鼓》、《永登高高跷》一起被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列为“首套非...
查看更多
农民画,现场看
2009.09.28
专题报道
农民画,现场看 《祖地情深》 《状元插金》 郭水根 第一次看到《龙海现代民间绘画》这本画册,蔡明辉很是激动了一阵子,那一张农民画《淋珠痞》,一个坐在凳子上的小孩,被一群小孩围着,一个大人往他头上撒东西,周围小孩个个手舞足蹈,抢劲十足。这分明就是他小时候玩过的啊!他拿着考了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 他说,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头上长了两个“漩”,外婆以为他调皮、人缘不好,特意给他穿上新衣,一直念叨:大家来捧场。结果来了20多个小朋友,外婆往他头上撒
黄
豆...
查看更多
人死艺亦亡 绝活成绝唱
2009.09.28
专题报道
人死艺亦亡 绝活成绝唱周清印 “人走了,把一身绝技和宝贝也带走了” 2008年2月28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颁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公众从551名传承人名单中遗憾地发现,有两位传承人在评定期间就已于当年元月谢世,分别是川剧六大传承人之一的陈安业、苏剧两大传承人之一的蒋玉芳,去世时一位71岁,一位86岁。 到2009年6月,我国文化部已连续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半月谈记者注意到,这大约20...
查看更多
辽宁评书,墙里开花墙外香
2009.09.28
专题报道
辽宁评书,墙里开花墙外香 评书名家袁阔成 评书名家刘兰芳 第一部广播评书,第一部电视评书,都出自辽宁。北京评书的传承人中,只有连丽如一人来自北京,而其他三位――单田芳、田连元、刘兰芳则均来自辽宁。 辽宁评书那些事儿 辽宁也是广播评书与电视评书的发源地。辽宁的春风出版社在当年的评书出版界处在领头羊的位置。辽宁的评书在这六十年中经历了怎样的辉煌,现在又面临什么样的尴尬?本报联合辽宁曲艺家协会为您呈现那些人,那些事。 汉代就有说书的 评书在中国是...
查看更多
二人台老艺人:光鲜背后的寒怆
2009.09.28
专题报道
二人台老艺人:光鲜背后的寒怆樊学文 今年的第二届河曲民歌二人台大赛结束之后,大半辈子一直奔波于民歌圈里、活跃于二人台舞台上下的那些老艺人,在短暂的光鲜后不得不走下台,回到寒怆的现实中来,继续自己习惯了的寂寥寒酸。数十年光阴的侵蚀下,他们有的耳聋目盲,有的另移情愫,有的潜身于祖传的老屋中自谋事业,而有的则“漫无目的”地继续重复并无指望的创作。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这份事业的无限热爱,也溢满了对如今受冷环境的无比无奈。河曲二人台表演 韩运德:抱住水...
查看更多
刘靖:让失传的“加工纸”再现人间
2009.09.28
人物
刘靖:让失传的“加工纸”再现人间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纸张出现后,中国人又造出了宣纸,宣纸是体现中国书画韵味的最佳载体。在中国古代,一些身份尊贵的人,像皇帝、皇室子弟以及士大夫文人,对书画用纸特别讲究,于是“加工纸”应运而生。这种“加工纸”,相比于普通的宣纸,它上面多了图案,多了颜色,比加工之前的纸更加美观,更加实用、耐用。古代加工纸的品种很多,像粉蜡笺、金银印花笺、泥金笺,等等,特别是清朝皇家御用的粉蜡笺,在清末之后...
查看更多
1
483
484
485
486
487
54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