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9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十六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35)
机构
(0)
政策
(22)
资讯
(437)
清单
(34)
资源
(53)
学术
(77)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凯里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科简述
2024.06.27
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一体化实践
学科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世代传承、无形活态的文化遗产,它鲜活地扎根生存于民族民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了丰硕成果,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水平专业人才的体系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重要国策的地位,意义非凡。2021年教育部公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和《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
查看更多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人才培养定位
2024.03.07
论坛
【摘要】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视角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数量、质量都具有十分丰厚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筹建以来,关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一直在不断讨论和深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定位,应在遗产学研究的主体结构上,面向多学科交叉属性与发展优势,明确学理基础、学科范畴、学术方向;厘清本科、硕士、博士培养目标,总结学科建设内涵,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要面向当前社会需求,以产出为导向,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高度...
查看更多
“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享文旅大餐 过欢喜大年
2024.03.06
专题报道
龙狮起舞、花灯祈福,戏韵新春、鼓乐齐鸣,古风国潮、冰雪燃情,庙会重启、英歌出海……甲辰龙年春节期间,华夏大地张灯结彩,节日气氛喜庆祥和,人们在团圆欢聚中凝聚力量。 为进一步推动旅游迎春成为新年俗,“旅游迎春 休闲过年”2024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在全国开展,推动了拜年、守岁等传统民俗的传承与振兴,更创新拓展了融合新场景、新玩法的新年俗活动,延续了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持续加强丰富的文旅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并因地制宜推出传统民俗活动、发...
查看更多
预告 | 春节活动多多,快到非遗展馆来“寻龙”吧!
2024.01.24
地方新闻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上海非遗展馆学子行”在春节期间,为大家带来龙年春节主题活动。欢迎在节庆期间,来到上海非遗展馆共同喜迎龙年的到来。 新年好彩头·体验非遗手作活动 龙年展览看不停·新的一年好运来 笔墨宫坊 “寻龙记”主题活动 “笔墨宫坊”是上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由上海周虎臣曹素功笔墨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和运营,位于上海杨浦区军工路
130
0号茶岸文创园第16幢。周虎臣制...
查看更多
在浙里,第二届浙派古琴打谱会传非遗
2024.01.19
地方新闻
新期承旧岁,盛世传佳音。为了使打谱会列席代表更为充分地感受非遗魅力,沉浸在更为浓厚的学术氛围,1月14日,第二届浙派古琴打谱会第二日会程于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名家打谱讲坛与第三场打谱学术音乐会相继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共计150余名打谱代表来到浙江非遗馆三楼传统表演艺术厅开展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 第二届浙派古琴打谱会1月13日于浙江杭州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省非物...
查看更多
扎扎实实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2024.01.17
专题报道
以高品质的节庆展会搭建交流平台,以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释放传承活力,以广泛覆盖的非遗工坊促进乡村振兴,各方共推的研培计划成为重要支点,线上、线下传播普及吸引全社会关注……2023年是文化传承方向愈加明晰的一年,是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的一年,也是非遗保护中国经验彰显影响力的一年。 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陈波:非遗在地方院校的传承与实践研究
2024.01.09
——以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老腔团为例
论坛
华阴老腔孕育、形成、发展壮大于关中平原东部、西岳华山脚下的华阴市岳庙办双泉村,是陕西较为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华阴老腔早期以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活跃于华阴及其周边,20世纪50年代末,老腔曾被搬上大舞台。自2003年以来,华阴老腔开始逐渐脱离皮影戏的演出形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华阴老腔属于板腔体戏曲剧种,唱腔刚直高亢、豪放激昂,伴奏乐器有月琴、二胡、大锣、马锣、惊木、干鼓、梆子、钟铃等。老腔剧本多取材于历史战争,多以历史人物为主要角色,表演艺术...
查看更多
让彝绣闪耀世界
2024.01.09
——首届中国·楚雄时装周小记
专题报道
服饰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这个新年,一场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碰撞交融的“丝路云裳·七彩云南2023民族赛装文化节——首届中国·楚雄时装周”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盛大启幕,以赛装为名、以时尚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海内外服饰互学互鉴互赏,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共享。 楚雄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张文旺介绍,彝族服饰浸润于彝族人“生命、生活、生产”之中,以彝绣技法为基,以赛装比美为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安徽淮南活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023.12.29
专题报道
▲ 淮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州锣鼓走进合肥 人防工程变身历史文化街区,淮南城市历史文化活态传承有了新表达。在安徽省淮南市山南新区,通过对1952年淮南建市时的城市传统格局和街巷肌理的复原,淮南市打造了1952历史文化街区,使得老城市的格局得到延续,让市民和游客在街区里进行文化寻根。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守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并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32期
2023.12.29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32期:2023年12月11日—12月30日 ❖1.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 ❖2. 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政府间委员会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
查看更多
1
4
5
6
7
8
6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