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6   星期日   农历六月十二   
搜索
文化遗产日
2006.05.08
专题报道
文化遗产日    2005年12月22日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编辑  王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世界记忆工程   世界记忆工程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发起,目的是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保管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促进文化遗产利用的民主化,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的重要性和保管的必要性的认识。世界记忆工程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具体内容包括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    世界记忆工程的四个目标:1.保护:采用最适当的手段保护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并鼓励对具有国家和地区意义的文献遗产的保护;2.利用: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世界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会上正式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约》,1999年10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    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第16条规定:“为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角度促进对话,委员会(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应根据有关缔约国的提名编辑、更新和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在《公约》中过渡条款第31条规定:“委员会应把在本公约生效前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遗产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本公约生效后,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决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各成员国申报的基础上,每两年宣布一次《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每次每个成员国可有一个项目入选。入选项目要求是具有突出价值的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非物质遗产,或是从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语言学或文学角度具有突出价值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果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超越政治边界,相关成员国可联手共同提交一个...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a.口头传...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作为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浴法以青...
查看更多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