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3 星期二 农历四月十六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培训班举办
2012.09.06
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培训班举办
其他新闻
全国非遗生产性保护培训班举办 2012年8月31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项目生产性保护培训班在山西太原开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文化行政部门、非遗保护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负责人共100余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山西省文化厅承办,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者与传承者的理论水平,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认识,提高实践工作能力,建立起一支能够正确把握生...
查看更多
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开幕
2012.09.06
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开幕
其他新闻
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开幕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许嘉璐致辞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致辞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孙亚夫致辞山东省副省长张超超致辞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刘兆玄致辞 刘兆玄会长、王文章副部长代表第三届汉字艺术节的主办方向枣庄市赠书 2012年9月5日,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山东枣庄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和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
查看更多
“非遗”那达慕:活着且活跃着
2012.09.05
“非遗”那达慕:活着且活跃着
专题报道
“非遗”那达慕:活着且活跃着 第二届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于2012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办。大会又创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开幕式上的“马踏祥云”造型以46.5米高度、100米宽度,成为世界最大骏马造型。 这是该大会创造的第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两年前,万人人体多米诺和千人拔河比赛创纪录。 传承遭挑战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目前,最早记载的“那达慕”活动始于公元1225年...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叫响“山东模式”
2012.09.05
非遗保护叫响“山东模式”
专题报道
非遗保护叫响“山东模式” 王红军 “西部一节,东部一会。”9月6日,全国7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400多位传承人将汇聚古城台儿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这里开幕。作为全国非遗两大重要博览节会之一,中国非遗博览会为何会落户山东? “我省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有效途径,逐渐形成了突出‘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人本性保护’的山东模式,形成了科学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机制。”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非遗保护工作已由探索实...
查看更多
桑皮纸:活着的文明――探访“桑皮纸之乡”:新疆和田市墨玉县
2012.09.03
桑皮纸:活着的文明――探访“桑皮纸之乡”:新疆和田市墨玉县
专题报道
桑皮纸:活着的文明 ——探访“桑皮纸之乡”:新疆和田市墨玉县 李菁 黄宇 桑皮纸第十代传承人托乎提·巴克和他的孙女正在制作桑皮纸 托乎提·巴克的孙女和孙子是桑皮纸制作工艺传承的希望 从和田市向西...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2012.09.03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去的路径选择与建议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民间文化凝结出的最亮丽、最精彩、最生动的“宝贝”,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过去10年里,对“非遗”的保护证明,以保持“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遗”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生产性保护方式是卓有成效的。 “非遗”走出去的路径选择 理论上,“非遗”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构成了走出去的比较优势和资源基础,“非遗”的类型丰...
查看更多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2012.08.31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论坛
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秦腔研究文献综述 秦腔是我国国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经几百年的兴衰变迁,至今仍然活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戏剧界的四大声腔之一,秦腔和其它几个声腔比较起来,豪迈、粗犷、刚健而又悲壮苍凉的风格独一无二。正因为如此,乾隆年间晌一在北京吼起,便震惊朝野,广受士大夫和庶民青睐。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究竟它有何等魅力?一直激励着学界试图一层一层揭开...
查看更多
中国―东盟非遗保护研讨会召开
2012.08.31
中国―东盟非遗保护研讨会召开
其他新闻
中国—东盟非遗保护研讨会召开开启区域非遗保护新局面 2012年8月29日,由中国—东盟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下称亚太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东盟十国驻华外交官,文化部非遗司和外联局相关负责人,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等省区文化厅及非遗中心的负责人、非遗领域的20余位专家等出席会议。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会见了与会人员。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围...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2012.08.28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本网讯 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化厅与枣庄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主题为“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暨第三届两岸汉字艺术节新闻发布会2012年8月28日在文化部举行。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9月6日至10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本届非遗博览会最突出的特点是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筹委会从全国各地筛选上...
查看更多
地中海沿岸国家共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12.08.23
地中海沿岸国家共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其他新闻
地中海沿岸国家共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盟的支持下发起了“地中海活态遗产项目”,以支持埃及、约旦、黎巴嫩和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公约执行工作,法国的世界文化馆也参与了此项工程。 此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地中海沿岸国家执行《公约》的能力,使其得到长远发展,特别是发展促进国家级的保护计划,以及加强缔约国在国际机制中的参与作用。此项行动的另一目的是:建立机构网络,开发数据库联网,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和经验技术的交流...
查看更多
1
2181
2182
2183
2184
2185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