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廿七   
搜索
让羌族民歌舞蹈一直延续下去
专题报道
让羌族民歌舞蹈一直延续下去    地震前,朱金龙在四川阿坝州汶川县羌族雁门萝卜寨的广场上表演,只要有游客来,他和族人们就应声跳起羊皮鼓舞,嘹亮的鼓乐配着欢快的舞蹈,一天很快就过去。一个月下来,他可以赚900元。    5月12日之后,57岁的朱金龙失业了,以开心跳舞谋生的生活彻底改变了轨道。“去年旅游旺季的时候,萝卜寨每天能接100多个团,加上散客,人多得不得了。”作为“羌族释比传承世家”传人的朱金龙很乐意和到访的游客们一起跳舞,“时代不同了,我们也愿意自...
查看更多
中国官方正制定地震灾区非遗设施重建和传承规划
其他新闻
中国官方正制定地震灾区非遗设施重建和传承规划    中新网6月14日电今天是中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中央电视台报道说,目前,中国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重建和恢复传承规划。“5.12”汶州大地震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省市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受损,损失珍贵实物15009件。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7个传习所严重损毁。  目前,中国文化部正在研究制定地震灾区...
查看更多
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急预案亟需出台
其他新闻
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急预案亟需出台    中新河北网石家庄6月14日电 (记者 艾广德) 今天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在此间举行的文化遗产宣传活动中,有专家表示,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带来新课题,应尽快制订应对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急预案。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省上万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上千份珍贵音像资料被破坏。中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
查看更多
媒体评论:用制度常态保护文化遗产
其他新闻
媒体评论:用制度常态保护文化遗产    昨天,是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和“申遗热”印证着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热情,然而,仅有热情远远不够,在“文化遗产日”这种形式和“申遗”这股热潮背后,真正需要的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常态行为和理性精神,更需要珍爱文化遗产的历史情怀。  保护文化遗产,要拥有超越于地域和民族的胸怀。西湖不是杭州的,它属于中国,属于人类,杭州人只是替人类保管了西湖。任何一处文化或自然遗产,它都不孤立地属于某一个地域,甚至不属于某...
查看更多
羌笛,如何在废墟上吹响
专题报道
羌笛,如何在废墟上吹响――震后羌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道 地震中损毁的藏羌碉楼    “羌笛,那是羌笛!”  在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的一个山坡上,一阵笛声婉转。同行的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老孙,眼睛湿润了。那是6月11日傍晚,大地震过去快一个月了。  羌笛见证灾难,羌笛吹奏在废墟上,似乎在告诉生者:我们终于可以尝试着收起悲伤和泪水,追思羌族文化家园,探索羌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道。  曾经美丽的家园  “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笔下...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优胜劣汰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优胜劣汰    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触动了中国人的神经。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优胜劣汰”、“对物背后‘象"的挖掘是非遗工作的核心”等等观点,让记者对非遗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记者:“文革”期间,传统的民俗被列入“四旧”,属于被打压的行列。不同的国家对同一民俗现象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求签,在我们看到的一些“破除迷信、崇尚科学”的电视宣传片中它被做为一个反面例子,但新加坡的...
查看更多
探寻大地震后羌文化遗存现状
专题报道
探寻大地震后羌文化遗存现状    编者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羌族同胞大部分聚居在5·12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包括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汶川、茂县、理县、松潘等地。在大地震中,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全被掩埋。许多羌族同胞不仅遭受家毁人亡的悲痛,而且祖祖辈辈传承的文化遗产也遭受惨重损失。    我们无法回避灾难,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灾难。本期特别选登“万众一心 托起羌族的明天――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展”的部分图片。在珍贵的羌族文...
查看更多
非遗项目-“风火流星”绝迹三十年后重现
专题报道
“风火流星”绝迹三十年后重现    6月14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在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我省64个非物质保护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  山西大学音乐厅,太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正在进行中。颇具惊险刺激效果的民间杂技―――“晋阳风火流星”在绝技三十多年后“重现江湖”。  晋阳风火流星,是一门融民间杂技与中华武术为一体的民间社火表演艺术,是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在老艺人们表演的当天...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指经国务院文化行政部门认定的,承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责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与影响力的传承人。    第三条  认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坚持...
查看更多
“文化遗产日”在首博开幕 陈至立、蔡武出席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日”在首博开幕  陈至立、蔡武出席   “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6月14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及文化部部长蔡武、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在开幕式上。(人民网记者文松辉摄影)   人民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文松辉)今天的首都博物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