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甘肃省2021年“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 系列活动圆满收官
专题报道
根据文旅部工作安排,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甘肃省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遴选推荐的天水太昊伏羲祭典等10个非遗年俗项目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展演展播,全省十四个市(州)的其他非遗项目也积极参与各类线上展示展演活动,深受网友喜爱热捧。目前,甘肃省“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落下帷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宣传效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各地高度重视 参与积极...
查看更多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2021重点工作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要闻
报告原文: http://www.gov.cn/premier/2017-03/16/content_5177940.htm
查看更多
加大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力度 促进传统文化全面复兴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作为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遵循“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结合本人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长期从事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对于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促进传统...
查看更多
纲举目张 共赴文化强国路——代表委员热议“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专题报道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审查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是会议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落子,面对这份重要的发展“指南”与任务“时间表”,代表委员们已各就各位,开启携手奋进新征程之路。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为我们绘制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博物院首席专家魏学峰说...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 赋能乡村
专题报道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新时期,如何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内容,如何更系统化、规模化、精细化地保护、延续、拓展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如何进一步让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等,已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与着力突破的重点工作。今年两会期间,相关话题更引起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热议。 活态传承 赋能乡村...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田静:增设非遗技艺师资
专题报道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也成为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代表委员纷纷发挥所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贡献力...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保护非遗知识产权 统筹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专题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文化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相较于科技领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成本更低,举证和维权难度更大,基础相对薄弱。其中,非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又更为复杂。 比如,我观察到一些非遗传承人凭借智慧与技艺创造的作品往往面临被“仿制”和被“山寨”的风险。一些知名老字号在长期变迁中普遍权属不清,造成保护老字号权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难度非常大...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代表委员聚焦构建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专题报道
编者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
查看更多
《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第四单元《神秘的仪式》
专题报道
今天上线的是《木心墨魂:侗族掌墨师与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线上摄影展的第四单元《神秘的仪式》。 在侗族的木构建筑群落中,不仅集中体现了侗族建筑工艺的水准和在建筑学上的美学追求,而且凝聚了侗族历史上的许多文化因素。侗族建筑除了建筑技艺精巧,在建筑的营造过程中还伴随着丰富的民俗活动与文化。鼓楼建造要经历选址、砍梁、开工、立柱、上梁、开楼门庆典等重要仪式。风雨桥建造要经历择日起工、置办喜梁、祭河动工、上梁开工、发槌、上梁、踩桥等重要...
查看更多
郑晓华丨书法艺术构成分析:墨韵论
论坛
【摘要】书法的用色,似乎单一,只有简单的黑色。但在一定的水墨调和及运笔方法使用下,墨色的变化气象万千。而中国书法正是在焦、浓、黑、灰、淡五色交融中,展开了书法汉字对自然造化仪态万千的情态提摄与模拟抽象,实现了中华美学写意精神的至高担当。在审美感觉领域,筋、骨、血、肉、精、气、神诸多元素的综合,使汉字书法形象呈现出一种浑然一体、鲜活独立的抽象“生命意象”,即“神采”。神采来源于书法家内在的生命结构,他对艺术和自然生命的理解,以及他长年修炼积累足够的技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