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2018.12.14
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黄浦区 曹素功于清康熙六年(1667),在安徽歙县岩寺镇创设曹素功墨庄。其制墨技艺有炼烟、和料、制墨、模雕、翻晾、描金等,至今传承十三代,绵延三百余年。 同治年间(1864),曹素功墨庄从苏州迁居上海。上海的大都市环境及海派文化的影响,使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开始创新,发展成具有海派特色的制墨技艺。从第九世孙曹端友开始就为海上书画名家定版制墨,而书画家也纷纷参与绘稿设计。由于墨模的镌模成为二度艺术创作,墨面的艺术...
查看更多
歙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歙砚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歙县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江西省婺源县原属徽州,所产亦称歙砚。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载...
查看更多
歙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歙砚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婺源县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江西省婺源县原属徽州,所产亦称歙砚。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至唐代名声日盛。开元以后,龙尾砚石被发现,歙砚更为世所珍重。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宋代歙砚发展很快,品种增多,精砚不断涌现,其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从元末至清初未见有官方开采歙石的记...
查看更多
端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端砚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肇庆市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白石、宾日两村相邻,八成村民无田可耕,世代靠采石制砚谋生,如今这一带依然是端砚制作的核心区域。端砚的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据记载,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代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端砚艺人不断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形成了一整套科...
查看更多
金星砚制作技艺
2018.12.14
金星砚制作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西省星子县 金星砚又名金星宋砚,以金星石为原料,主产地在江西省星子县横塘镇驼岭山下。民间相传第一方金星砚出自晋代陶渊明之手,北宋米芾《砚史》中亦有星子青石砚的记载。明代星子的石砚制作一度中衰,至清代中叶又渐中兴。民国时星子县境内有制砚作坊百余家,所产金星砚曾两度参加国际性展览并获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建立了两家专业砚厂,更新设计样式,改造制砚工艺,金星砚生产得以高速发展。20世纪80至90年代,金星砚频...
查看更多
木版水印技艺
2018.12.14
木版水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荣宝斋 荣宝斋位于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西街十九号,其木版水印技艺堪称一绝。荣宝斋木版水印源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的“饾版”套印,所谓“饾版”套印,是根据画稿笔迹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刚柔枯润,设色的深浅、浓淡、冷暖及色相的向背阴阳分版勾摹,刻成若干板块,然后对照原作,由深至浅,逐笔依次叠印,力求逼肖原作,精确无误,达到乱真的程度。木版水印这种纯手工印刷工艺有勾(分版)、刻(制版)、印(印刷)等基本工艺程序和刻、剔、掸、描等...
查看更多
木版水印技艺
2018.12.14
木版水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书画出版社 “镂象于木,印之素纸”的传统木版水印技艺源于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木版水印技艺就已经相当成熟。宋元以来,流行木版水印的书籍插图;明代以后,此风更是盛极一时。明末“饾版”和“拱花”等复杂的套版叠印工艺得到广泛采用,木版水印在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一技法随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用以印制谱笺和民间年画等,成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绘画复制印刷技艺。 上海朵云轩自清代光绪...
查看更多
木版水印技艺
2018.12.14
木版水印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木版水印技艺是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以木材为版、以水溶性材料为颜料,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的中国特有的字画复制工艺。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是这一技艺主要流传地之一。 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是中国古代科技生产史上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世界彩色印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木版水印技艺制作工艺特别,需对原作进行读解并依据读解进行分版,将不同版次的图形描摹于燕皮纸上,再将纸反贴于木板表面,由刻版工匠依照文字或图像雕刻成左右反转的凸形。印刷时先在印版表面刷墨,再将纸张覆于...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雕版印刷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雕版印刷技艺出现于隋唐时期,宋代毕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雕版印刷并没有被活字印刷所替代,仍一直在古代中国印刷业中占据主流地位。目前,雕版印刷技艺可在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见到,这里聚集了一批雕版印刷艺人,并存有近30万块雕版板片,因此其技艺被称为扬州雕版印刷技艺。 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一是备料,即制版、备纸、备墨;二是雕版,即写版、校正、上版、雕刻...
查看更多
雕版印刷技艺
2018.12.14
雕版印刷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连城县 福建省连城县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起源于宋代,发展于明代,至清代达于鼎盛,它主要流传于福建省连城县四堡乡务各村及马屋村。四堡是明清时期中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明代万历八年(1580),务各村首开书坊。清代康熙年间,四堡雕版印刷逐渐兴盛,到乾嘉和道光时期出现繁盛局面,在我国雕版印刷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功绩。这一民间印刷技艺主要在家族中传承,沿袭至今已历十五代。 四堡雕版印刷技艺纯手工操作,制作精巧。其雕版制作大...
查看更多
1
1269
1270
1271
1272
127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