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书讯:《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论坛
书名:《文化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麻国庆 朱伟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9-01 作者简介 麻国庆 男,1963年生于内蒙古,曾就读于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校,现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查看更多
用竹子编出苗寨致富路
专题报道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贵州赤水的杨昌芹代表一时成为“红人”。在首场“代表通道”上,身着苗族盛装的杨昌芹代表,用一个竹编工艺杯讲述了贵州赤水手拿锄头的农民通过竹编工艺品过上好日子的故事。会后,在人民大会堂前广场上,杨昌芹代表手持一幅全手工制作的竹丝画向媒体展示。画卷舒展,上面写着9个字:铭记初心,走进新时代。 “能不能当好代表,不在年纪大小,而在能不能为人民代言。”作为第一个走上“代表通道”的90后,回忆起当时的经历,杨昌芹代表的话语充满底...
查看更多
西安鼓乐在日本展国风秦韵
地方新闻
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演出现场 作为陕西省2019年重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承办的《国风秦韵——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日前在日本大阪富林田市举办。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的20多位艺人为日本民众展现了大唐雅音的恢弘气势。 “西安鼓乐”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演奏形式分为“坐...
查看更多
西安鼓乐在日本展国风秦韵
10周年媒体报道
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演出现场 作为陕西省2019年重点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承办的《国风秦韵——西安鼓乐专场音乐会》日前在日本大阪富林田市举办。来自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南集贤西村鼓乐社的20多位艺人为日本民众展现了大唐雅音的恢弘气势。 “西安鼓乐”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演奏形式分为“坐乐...
查看更多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将于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
要闻
3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就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筹备工作在京召开部省联席会议,成都市文广旅局局长多央娜姆就第七届非遗节筹备工作情况和总体方案进行汇报,四川省文旅厅副厅长赵红川就第七届非遗节的特色活动作了发言。会议审定并原则通过总体方案,决定本届非遗节将于2019年10月17日至22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由文旅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局长谢金英主持,文旅部副部长张旭、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成都市副市长敬静...
查看更多
尼玛次仁:要让藏医药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璀璨历史文化的结晶。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如何保护传承,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成为众多非遗传承人和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话题。近日,光明网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药(拉萨北派藏医水银洗炼法和藏药仁青常觉配伍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尼玛次仁,就如何加强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力度、让非遗拥抱现代生活、守护“非遗的魂”等问题,尼玛次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传承与发展藏医药...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30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30期:2019年3月4日—3月17日 本期信息一览: ▲“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在京举办 ▲ 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筹备工作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 福建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查看更多
“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在京举办
要闻
3月10日至1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非遗+旅游”专题培训班在北京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举办。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旅行社和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帮助旅游从业者了解非遗和非遗保护实践,提高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研发、设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培训班上,学员们观看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实践》讲座视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陈华文围绕“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讲好中国非遗传承发展的动人故事
专题报道
2018年11月,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0个项目列入该名录。 2018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今年3月1日,该办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我国依法行政、依规保护非遗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非遗保护工作作出的明...
查看更多
感知非遗,是人生“美丽的相遇”
访谈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 《非遗吉林》: 孙院长您好!现就全国各省(区)非遗保护与传承状况而言,我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传承的整体情况如何?我省非遗资源有哪些特点,请您简单介绍一下。 孙桂林: 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十分丰富,类别齐全。项目涵盖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和回族等民族,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截止2017年6月,吉林省已有343个项目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