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清明节:传承千年的朴实与高贵
论坛
在我国流传至今的八大传统节日中,只有清明节兼具节日与节气的双重身份。从节气到节日,作为中华文化中历史渊源最为悠久的一个传统节日之一,“清明文化”的形成与历史流变有力地显示了东方文明的源远流长与兼容并包、复杂多元的文化特色;而其能在中国流传千年,并在不断演进中葆有勃勃生机,跨越不同历史时期与不同民族的文化子系统,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丰富的有机文化体系,也与其节日、节气文化中所内含的东方文化信仰、中华文化特色的高度融合性、凝聚力是分不开的,对生死的态度也深刻...
查看更多
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非遗专场开演
地方新闻
4月9日上午,由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的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正式开演! 洛阳牡丹花会始于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是伴随洛阳牡丹种植传统而生的人们生产生活赏花习俗的总和,包括牡丹诗词、书画、传说、服饰、礼仪、栽种技术等内容。“洛阳牡丹花会”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牡丹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色天香•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从2007年开始,在周王城广场举办为期一个月的...
查看更多
“壮族三月三”:文旅融合大道上的明珠——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节庆品牌
专题报道
 4月4日,“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主会场( 摄影: 粟俊 )   4月7日,“壮族三月三”非遗展演《傩面舞》(摄影: 粟俊 )   4月4日,“壮族三月三”系列活动中的壮族“欧贵”婚俗表演(摄影:宾阳) 又是一年三月初三,壮乡处处歌飞扬。 事实上,在春暖花开的3月,大美广西不止...
查看更多
以纸为媒——同济大学手工制纸技艺研修班赴复旦大学进行考察座谈交流
交流培训活动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自东汉以来,延续至今近2000年。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2019年3月30日,同济大学手工制纸技艺研修班18位中国传统手工制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制纸行业资深从业人员来到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手工造纸工坊,与研究院2018级古籍保护与修复专业硕士生进行现场抄纸等手工活动的展示与体验,并在座谈会上分享自己从事造纸的经历与...
查看更多
数字化传承“非遗+旅游”发展文创产业让瑶族优秀传统文化烁古耀今
要闻
考察团在湖南江永女书园参观 考察团参观瑶族古都千家峒 4月6日至1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广西、湖南、广东、贵州四省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举办了“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湘、桂、粤、黔民族地区2019“三月三”节庆民间歌谣考察调研活动。 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吕军表示,此次考察调研活动让考察团成员得以深入了解古丝路湘、桂、粤、黔地区瑶族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变化和传承人...
查看更多
非遗不仅需要传承者,更期盼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李文跃
人物
所谓手艺人,不仅仅是用双手呵护传统,更需要用双手创造不同,大千世界,万千不同,才是景德镇独有的,千种面孔,瓷中百味。 瓷器 今天来到的是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该校的副院长,李文跃老师不仅仅是国家高校教名师,同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艺粉彩代表性传承人。 李文跃老师 和景德镇许多的陶瓷匠人一样,李文跃老师生于陶瓷世家...
查看更多
2019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活动——非遗进景区之“全国木版年画联展”
地方新闻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提升文化和旅游创意水平,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文旅融合的第一年清明文化节期间,开封市举办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2019春季大联展”活动。 4月1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开封市委、开封市人民政府主办,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开封广播电视台的“八方门神聚汴京——全国木版年画联展”在八朝古都开封市龙亭景区举办,本次年画联展展期为4月...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舞蹈类非遗南宁展新姿
地方新闻
壮族天琴弹唱《唱天谣》表演现场 4月7日,“踏歌起舞三月三”——西南省区市传统音乐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演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拉开帷幕,来自重庆、海南、云南、内蒙古、四川、西藏等省区市的代表与南宁5000多名市民一起踏歌起舞,共襄“壮族三月三”盛会,同奏民族团结华章。 本次展演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自治区群众艺术馆和广西民族博物馆承办。展演以“汇民族歌舞...
查看更多
骆派京韵的传承力量——鼓曲名家陆倚琴的舞台生涯(下)
人物
摄影:赵梵汐 深造 刚刚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陆倚琴似乎已经预见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像其他鼓曲艺人一样唱一辈子大鼓。可是一件意外的机遇却让她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国家直属的文艺团体纷纷成立,1952年的春天,新中国第一家国家级歌舞团——中央歌舞团面向社会招生。骆玉笙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为了让陆倚琴能够更系统地学习声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决定把这个将来准备传承骆派京韵大鼓衣钵的爱女送到北京去...
查看更多
非遗话语知识生产的中国语境
论坛
摘要:作为新话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体现了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文化保护理念,后来这一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吸收,才提出“非遗”这一新话语。“非遗”话语在2001年引入中国后,对非遗话语有一个认知与知识生产过程。非遗话语在中国的文化实践可分为三种话语类型,分别为非遗行政话语、非遗文化话语、非遗产业话语。在三种话语类型中,行政话语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主导话语模式,而文化话语既为民俗学发展提供全球化视野,也揭示了当下以传承人为代表的民众话语的失...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