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七夕话传承
2019.08.07
七夕话传承
专题报道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又逢七夕,再遇乞巧。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扎实有力推进,包括七夕节在内的传统节日越来越热,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其精神内核、时代价值,过好“我们的节日”,从中延续我们的民族血脉、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成为广泛共识。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节日等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丰富节日文化内涵,如何“活”起来传承久远,如何与文旅融合发展相衔接,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值此七夕佳节,让我们...
查看更多
《可爱的中国》:56个民族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要闻
“可爱的中国”综合宣传片 8月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银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网共同主办的“可爱的中国”各民族优秀知识分子讲述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系列短视频在京发布。该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提供业务支持,中央民族大学提供学术支持。 据了解,从4月26日起,在各地文旅厅和网信办的支持下,银河系工作室、光明网摄制团队分成9个小组,先后奔赴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福建省、湖南省...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入选作品图赏
图集
2019年8月3日下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结合时代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价值导向,创造性提出“材美、工巧、器韵、时宜”四大考工标准,坚持立意高、甄选精、阐释深、宣传广的办展思路,以期对传统工艺美术价值理念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好手艺展”每两年举办一次,此次是第二届,得到了工美行业的广泛响应,上至九十岁高龄的老...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举行中央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
要闻
7月30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中央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部署中央单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介绍2020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申报办法,对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项目保护单位管理提出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分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中央单位及部分行业协会等单位,就非遗保护工作发表意见建议,开展了充分的讨论交流。
查看更多
2019苗族赶秋节在花垣县举行
地方新闻
8月8日,花垣县体育广场,苗族群众在表演绝技“上刀梯”。当天,该县举行一年一度的“赶秋节”(摄影:龙恩泽)  8月8日立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车水马龙,游人宾客身着盛装,成群结伴,涌向“秋场”。9时18分,2019花垣县苗族赶秋节开幕式在该县体育广场热闹举行,迎秋、祭秋、闹秋,万人欢庆秋满大地、福满人间。 鞭炮齐响、苗鼓雷鸣,伴着号子、锣鼓声声旋律,汇成古老的音符,倒计时的钟声响起,苗族巴代...
查看更多
贵州民族大学:探寻多彩贵州,非遗助力扶贫
交流培训活动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工作要求,为更好地总结培训经验,考察培训效果,为后期更好地开展“研培计划”,2019年7月10日,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非遗回访小组专程对2018贵州少数民族服饰技艺与设计培训班中的部分学员进行了为期5天的回访活动,通过走访和面谈的形式,深入了解参加非遗培训学员的技艺传承现状以及通过培训后他们的手工技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站 安顺镇宁...
查看更多
陈长林:为古琴注入时代意蕴
人物
陈长林,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已发掘(打谱)《胡笳十八拍》等百余首琴曲,出版古琴文集、谱集(88曲)和DVD专辑(104曲)等,研制有古琴曲的电脑处理系统、古琴读谱奏乐显示等。 古琴文化的赓续与绵延,需要一代代人投入其间,需要不断有人为其注入新的时代意蕴和精神 大学时期由于生病暂时休学,我从发电专业转到新成立的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1956年...
查看更多
天津大学面塑技艺、木雕技艺培训班结业作品展举办
成果展示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天津大学面塑制作技艺、木雕技艺培训班结业作品展”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图书馆展出。外展厅以木雕作品为主,内展厅则全部陈列面塑和面花作品。木雕的质朴配以面塑的鲜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民间技艺的精湛。 此次展出的面塑作品和木雕作品,全部由本次培训班学员创作。面塑班陈列的作品有山东经典的花馍“大圣虫”,有讲述民间传说的“钟馗嫁妹”,有...
查看更多
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 ——《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在京举办
要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充分发挥非遗在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的重要作用,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了《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8月15日,光明日报、光明网举办“传承中华文脉 增强文化自信——专家解读《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畅谈曲艺的传承和发展,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关注、促进曲艺传...
查看更多
让曲艺传承返本开新
论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作进行专项部署。 近年来,得益于全国范围内的非遗保护工作,一些曲种返本开新,以独有的大众性、通俗性、民间性重焕生机和活力。相关实践也提示我们,在曲艺传承发展中,诸如技艺失传、人才匮乏、观众流失等“旧瓶颈”以及传统如何融入时代等新命题,都需予以充分关注。 突破“旧瓶颈”,需要摸清家底。当前诸多曲种急需盘点家当,梳理人才、队伍、演出等方面现状。即便一些曲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