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关金芳:唱好兴安岭上的“赞达仁”
人物
7月21日凌晨5点,64岁的关金芳拖着行李箱走出她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的家。历经汽车转飞机再转汽车,当天夜里10点多,关金芳来到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入住酒店。对此,关金芳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特别兴奋,因为她是前来参加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唯一的黑龙江民歌手。作为鄂伦春族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说,这一次不仅要把鄂伦春族民歌唱好,还要向专家、同行们汇报一下近年来发生在她所在的小村庄里的事情。 这个小村庄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
查看更多
“非遗+旅游”让非遗“活”起来
专题报道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8月5日、6日,由专家学者、作家、市民以及20余家媒体记者组成的采风团,通过探访越窑青瓷之旅、镇海口海防历史故事之旅、宁海十里红妆之旅以及鄞州国家宝藏之旅4条非遗线路,实地感受浙江宁波文旅融合“非遗+旅游”让非遗“活”起来的魅力。 采风团走近宁波非遗,感受文旅融合的魅力 慈溪上林湖是“海上陶瓷之路”的起航点之一,始于东汉时期的上林湖越窑青瓷...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40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40期:2019年8月5日—8月18日 本期信息一览: ▲ “可爱的中国”系列短视频在北京发布 ▲《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 2019苗族赶秋节在花垣县举行...
查看更多
新媒体为戏曲搭好传承舞台
专题报道
80后陈霈然来自“黄梅之乡”安徽安庆,严凤英等黄梅戏大师皆出自那里。和前辈们一生专注于传统戏曲舞台不同,陈霈然除了在剧场演出,还把“舞台”搬到了网上,在多个直播平台做起了网络直播,利用新媒体传播戏曲文化。 近几年,越来越多像陈霈然一样的戏曲人从线下来到线上——越剧徐派传人黄燕舞、广东西秦戏剧团团长吕维平、河北梆子梅花奖得主吴桂云等戏曲名家纷纷进入网络秀场并圈粉无数。 戏曲名家变身网络主播,趣谈梨园台前幕后,弹幕刷屏随时饱览鲜活...
查看更多
古代神话传递了哪些关键信息
论坛
陈连山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学术著作有《<山海经>学术史考论》《话说端午》《游戏》《中国神话传说》等;发表论文数十篇。2013年《<山海经>学术史考论》获中国文联和民间文艺家协会第11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2014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演讲人:陈连山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 演讲时间:2019年7月 神话与神...
查看更多
石丽平:将“指尖技艺”转化为脱贫力量
人物
对生长在苗乡山寨的石丽平(右)来说,母亲带给她的“指尖记忆”弥足珍贵(摄影:周芳) 祝福: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精心创作了一件以母爱为主题、以石榴为图案元素的背扇作品,献礼新中国70华诞。祝福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福各族人民幸福吉祥! 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石丽平”这个名字很响亮——她是全国人大代表...
查看更多
田隆信:携着土家族民间音乐一路前行
人物
田隆信表演土家族打溜子(摄影:彭梁心) 祝福: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作为一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土家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祝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 为采访田隆信老先生,我们驱车整整一天,终于到达了湘西小城——湖南龙山县。龙山,一块土家族同胞千百年来繁衍...
查看更多
习近平: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要闻
8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甘肃省文联原副主席苏孝林汇报了《丝路花雨》、《大漠敦煌》等大型文化作品的创作和演出过程,习近平详细询问演出走出去等情况。 他强调,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要给予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查看更多
80岁的尚长荣,带着京剧电影“走进”连环画
专题报道
80岁的尚长荣又“不安分”了。 8月18日晚,上海书展中央大厅人头攒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带着他的《皮黄春秋之尚长荣京剧电影连环画》与读者见面,陈少云、夏慧华、滕俊杰、郑大圣等多位京剧界、影视界艺术家现身助阵。只见台上的尚长荣,双目炯炯,字字铿锵:“十载流年,四部缘牵。光影粉墨,谱续新篇。” 在尚长荣的京剧人生中,最高频的一个字就是“新”。出生梨园世家,5岁登台演“娃娃生”,10岁拜师学花脸,47岁夹着《曹操与杨修》的剧...
查看更多
伏兆娥:剪出万千气象,唱响奋斗之歌
人物
“来宁夏,给心灵放个假。”落地宁夏银川河东机场的游客很容易被这句旅游宣传语所吸引,他们中很多人会选择到位于银川郊外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参观游玩。除了领略西部好风光和沧桑的历史感,许多人还会慕名来到景区内的伏兆娥剪纸工作室,留下一张特别的剪纸肖像作为纪念。 伏兆娥1960年出生于宁夏海原县一个小村庄。受母亲熏陶,她自幼喜爱剪纸,很早就显现出剪纸的天分。没有样品,她就把家里能找到的香烟盒、报纸上的图案、照片剪下来,贴在墙上细细揣摩。从碗筷、水桶...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