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0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三   
搜索
马提尼克岛多桨帆艇,建造与航行实践遗产保护典范
优秀实践名册
马提尼克岛多桨帆艇(yole)的船体根据当地海岸的特殊环境打造,已使用几个世纪,反映了传统船只在该地区历史上的重要性。在多桨帆艇面临消失的威胁时,人们自发开展了对它的保护运动,并逐年壮大。保护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保留当地造船者的专业知识,传播帆艇专业技能,加强青年艇手与当地社区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立一个联合会来组织重大活动。
查看更多
欧洲大教堂作坊的手工艺技术和惯常习俗、技艺、传承、知识发展以及创新
优秀实践名册
大教堂作坊(Bauhüttenwesen)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大教堂建筑工地上。在德国,大教堂作坊既指建造和修复建筑物的作坊行会网络组织,也指作坊本身。现在的作坊与历史上一样,是相关行业密切合作的平台,形成了跨越国界的超区域网络。面对这类技术技能日益稀缺的现实,大教堂作坊已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传统技术和专门知识的机构。
查看更多
多声部大篷车,研究、保护和推广伊庇鲁斯的多声部唱法
优秀实践名册
多声部大篷车(Polyphonic Caravan)是一项旨在研究、保护和推广伊庇鲁斯多声部唱法的长期项目。这种歌曲由一队歌手共同演唱,内容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1990年代中期,一群年轻人成立了非政府组织“阿比罗斯(Apiros,多声部大篷车)”,以解决伊庇鲁斯居民流失对该传统造成的威胁。他们的主要目标仍然是提高对该实践的认识,以文字加以记载,并在传承者之间搭建桥梁,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查看更多
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拓荒之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评介
论坛
【摘要】 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已有14个年头了。本书是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拓荒之作,其学术性和应用性已被学界公认。目前,该书有三个版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的学术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教材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的教材(修订版)。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及党中央提出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思想、新理念,围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再次修订了《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
通知公告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专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部门推荐申报的943个项目进行了评审。之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要闻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发言 于康震指出,农业农村部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十分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挖掘保护和转化创新,指导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
节气资讯
为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有关精神,促进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12月19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会议并讲话。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发言 于康震指出,农业农村部在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十分注重乡村文化建设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挖掘保护和转化创新,指导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
查看更多
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
要闻
原标题:孙达出席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 12月21日,2020年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在厦门举办,同期召开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王晓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孙达表示,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为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发挥了独特作用,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
查看更多
戏曲·​秀山花灯: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专题报道
秀山花灯,流行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秀山花灯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花灯艺术最具代表性而命名,又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是一种古老的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广泛流传于四川、湖南、贵州、湖北四省交界的土家族聚居地区。它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清末民初正式命名为‘秀山花灯’。发展于民国,辉煌于新中国成立以后,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
查看更多
刘嘉峰:小小竹丝 编出人生精彩
专题报道
刘嘉峰用竹丝编织茶具。简朝龙摄 刘嘉峰创作的瓷胎提花竹编龙纹梅瓶 刘嘉峰供图 刘江设计的瓷胎竹编莲蓬系列花插 刘嘉峰供图 工具架上,整齐地放着勾刀、匀刀、刮刀、分丝刀、篾尺、卡尺、一字刨、锥子、篾剔…… 74岁的刘嘉峰拿起自制的“剖丝神器”排针,左手轻按竹片,右手运行排针,沉稳地从竹片上划过。奇了,1厘米宽的竹片,居然被剖成32根均匀的竹丝,每根细如发丝...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