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民间文艺:扎根田野,投入时代
专题报道
贵州苗绣传承人把手艺教给村民们(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摇青”工艺(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潘鲁生(右二)与同仁们在黄山市做田野调查(供图:中国民协) 曹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在展示“彩绘”工艺(摄影:本报记者 李韵/光明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
查看更多
赋予非遗及其保护新的学术内涵
专题报道
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正在进行胎体制作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地全面展开。 非遗意识缘于文化自信 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水利工程和旅游业的兴起等原因,在世界范围内因此被毁掉的古迹有不少。如埃及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坝,致使两座千年神庙毁于一旦,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例子。为了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使之免于毁灭,从20世纪7...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121期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21期:2023年6月26日—7月9日 ❖1.《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出台实施 ❖2.全国高校非遗保护政策与实务培训班在京举办 ❖3.中国珠算保护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4.2023年“根与魂...
查看更多
《非遗里的中国》,这样讲述内蒙古
专题报道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提到内蒙古,你会想到什么?是苍茫辽阔的草原大漠,是悠扬的马头琴声,还是善骑射、能歌舞的马背民族? 近日,总台大型文化季播节目《非遗里的中国》走进内蒙古,一起感受独特的草原非遗文化 「衣」 节目里介绍了三种国家级非遗民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 蒙古族服饰颜色多以红、蓝、黄、绿、白为主,他们将天空的蓝色、乳汁的白色、太阳的红色、草原的绿色,大地的黄色融进服...
查看更多
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
专题报道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并强调:“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长江流域民众及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蕴藏着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历史文脉,全面推进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系统保护是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根基,是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和旅游部...
查看更多
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推动热贡艺术保护传承——一笔一画 非遗“活化”
专题报道
龙树画苑学徒在聚精会神地创作(摄影:马可欣) 核心阅读 热贡艺术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特色画苑、发展文旅产业,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整合唐卡、堆绣、泥塑、雕刻等热贡艺术产品,带动众多人口从事相关行业,走出了一条深挖特色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历经岁月沉淀和传承创新,热贡艺术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画师曲智带着一行人,轻声走进热贡龙树画苑,20多名学生正...
查看更多
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 守护中华民族精神根脉
专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重要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建好用好这五大国家文化公园正是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具体体现和众多举措。 加强保护 赓续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在嘉峪关考察时强调,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
查看更多
缑梦媛:空间图式的建构——以明清时期京西灵水村两条轴线的变迁为中心
论坛
【摘要】京郊村落形成、变迁的历史,是华北研究以及所有乡村历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历史地理学、社会史学、民俗学、历史人类学对京郊文化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出色的成果,但以艺术史为角度,探讨明清时期京郊古村落空间布局的演变与族商和城乡之间礼俗互动机制的联系,还有待深入。而永定河畔乡村中出现的“龟形图式”现象及其空间关系、空间变迁或可成为新的切入点。 【关键词】空间图式;世俗趋势;轴线;京郊文化 关于北京京郊乃至华北区域的研究,多...
查看更多
“婺风遗韵”华彩绽放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
地方新闻
7月6日至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五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绍兴柯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金华主题馆特设“婺风遗韵”非遗美学展、“拾遗·美谈”分享汇,另有15个非遗项目参加浙江省专场活动,21个非遗项目参加展评,《先锋》和玉山大鼓为本届博览会奏响迎宾曲,《乌龟端茶》活跃在“非遗大舞台”,婺剧《穆桂英》片段在美学展现场赢得领导嘉宾一片盛赞,金华非遗华美亮相,美物美颜,美陈美展,美不胜收...
查看更多
陕西省图书馆展映非遗记录工程成果
地方新闻
近日,随着陕西省图书馆高新馆区非遗成果展映最后一期的收尾,为期一个月的成果展映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6月10日,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下,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220余家各级各类图书馆进行联展联映的“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第五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暨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传承人记录成果特展”拉开帷幕。6月10日至7月10日,陕西...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