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10-13   星期一   农历八月廿二   寒露 寒露
搜索
西藏尝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运作
其他新闻
 西藏尝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运作       新华网拉萨8月4日电(记者拉巴次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萨雪顿节的市场化运作取得重大突破。这标志着西藏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尝试市场化运作。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的意思,因此,很多人把雪顿节誉为“吃酸奶的节日”。到17世纪下半叶,雪顿节逐渐演变为以展佛和藏戏汇演为主、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日,又被当地...
查看更多
内蒙古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他新闻
 内蒙古公布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月3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获悉,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议批准,内蒙古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出炉”,共有十大类111个项目入围。   这十大类111项中,有民间文学6项,包括敖鲁古雅鄂温克族神话、托克托传说故事等;传统音乐7项,包括乌拉特民歌、科尔沁叙事民歌等;传统舞蹈5项,包括呼和浩特满族太平鼓舞、隆盛庄四脚龙舞等;传统戏剧1项,中路梆子;曲艺2项,包括岱日拉查、笑嗑;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6项...
查看更多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论坛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清明节的文化意涵之一 刘锡诚       摘要  清明节所承载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嬗变的,融合兼并了上巳与寒食的一些文化内涵,到近世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民族和国家节日。在当今之世,以全民族广泛认同的慎终追远、亲合自然、民族和睦、国家认同等丰富深厚文化内涵而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清明节,得以在国家的层面上被认定,体...
查看更多
《各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市级分布情况调查表》下载
通知公告
 《各省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市级分布情况调查表》下载     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市级分布情况调查表    2、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地市级分布情况调查表
查看更多
“世界惟一”并非摇钱树 非遗公园谋求市场化
专题报道
“世界惟一”并非摇钱树 非遗公园谋求市场化非遗主题公园将着重突出人的参与性,并通过功能分区和特色项目立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独特的文化感观和景区吸引力。 CNSPHOTO提供    “非遗公园的统一开发规划,在近期将要推出,”作为世界上惟一一个非物质文化公园的直接掌舵人,陈麟对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的中国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以下简称非遗公园)的前景信心满怀。  陈麟,金牛区宣传部部长,在金牛区任职一年出头的陈麟被委以直接负责非遗公园开发的重任。  6...
查看更多
福建非遗将在台中展示 “花儿”传人就业
其他新闻
福建非遗将在台中展示 “花儿”传人就业图一图二    福建非遗将在台中展示  福建省文化厅透露,“福建文化宝岛行?非物质文化精品展”将于8月12日至15日在台湾台中县举行,集中展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闽台文化的同根同源关系。据介绍,应台中市华岗文教基金会邀请赴台举办的此次精品展,以“弘扬八闽文化,展示两岸渊源,共建和谐家园”为主题,囊括了福建的8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重点展示浦城闽派古琴、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及习俗、连城提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等精品项...
查看更多
“燕京八绝”成绝响?大师:难养家11个徒弟改行
专题报道
“燕京八绝”成绝响?大师:难养家11个徒弟改行     京绣大师姚富瑛:莫让绝技变绝迹  -靠京绣手艺养不了家 11个徒弟改行  -66岁之年摘除一个肾 心有余力不逮  -成本高耗时长生意难 坚守京绣技艺 ―――     封面故事  8月15日,据说是京城牛年最后一个酷热的夏日。这天,位于天坛北门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的“燕京八绝”技艺展,迎来了开幕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十多位手工艺人安坐当场,凝神手中的技艺,静候那些将被他们的手和作品照亮的眼睛。景泰蓝、玉雕、牙...
查看更多
《羌风》“吹”暖人心 羌族儿女感恩演出
其他新闻
《羌风》“吹”暖人心羌族儿女感恩演出     据《中国民族报》报道,大型羌族歌舞史诗《羌风》8月5日至8月10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80名从地震废墟中走出来的羌族儿女,用他们最纯正的民族音乐和舞蹈为京城观众献上了6场震撼人心的感恩演出。 《羌风》剧照 妻子在战场上找到阵亡的丈夫,用自己的鲜血换回丈夫的重生。     据《中国民族报》报道,大型羌族歌舞史诗《羌风》8月5日至8月10日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80名从地震废墟中走出来的羌族儿女,用他们最纯正...
查看更多
陕西秦腔博物馆组建工作全面启动
其他新闻
陕西秦腔博物馆组建工作全面启动    秦腔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和三秦父老的根脉,长期以来备受各方关注。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挖掘、整合秦腔资源,抢救保护、传承发展这一地方艺术奇葩,延续中华艺术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基于此,陕西省文化厅与西安交大联合组建秦腔博物馆,馆址设在西安交大艺术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秦腔博物馆将以现代科技声光电效果与网络传媒相结合,让秦腔全方位立体展示在世人面前。该馆由省振兴秦腔办公室和西安交大艺术馆联合承建,陕西省艺术...
查看更多
百余首蒙古族"故日都"歌曲被抢救性保护
其他新闻
百余首蒙古族"故日都"歌曲被抢救性保护    经过几年间不断地挖掘整理,《班禅庙》《圣主骏马》《绵羊白的房子》等百余首节奏自由舒展、音调辽阔悠长的蒙古族长调“故日都”歌曲,被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部门陆续完整地录制下来。目前,这一抢救性保护工作已接近尾声。    传唱已有800余年、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蒙古族长调“故日都”歌曲,一直以来,仅在内蒙古杭锦旗、达拉特旗和乌拉特前旗沿黄河地区的较小范围流传,其保存曲目会唱的人寥寥无几。    从2007年开始,内蒙...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