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立夏
搜索
科研成果助力非遗传承
专题报道
   “王二月落落大方近前来,摇一摇摆一摆咱农家风采……”一声闷帘唱后,主角并没有出场,而是幻化成舞台背景中的人物动画,以大屏幕的动画效果和舞台上的真人表演共同交代剧情走向。这是笔者在戏曲动漫舞台剧《跑旱船》演出现场看到的情景。  动漫舞台剧《跑旱船》是文化部课题项目,由中国戏曲学院与山东省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联合创排。近日,该剧在济南历山剧院一经亮相,便以新颖的形式、滑稽的表演、幽默的语言赢得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热捧。  《跑旱船》讲述了“非遗”跑...
查看更多
展会热潮能否给非遗带来持续热度
专题报道
    兔爷、毛猴、内画壶,京味十足;牙雕、潮绣、釉上彩,南韵风情。不同的手工艺品却都是精巧细致,同时这些手工技艺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非遗一词被提出到现在已有13年的光景,越来越多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列入非遗行列。   非遗嘉年华、非遗博览会、非遗手工艺品交易博览会,各种形式的非遗展览近年来频频现身于公众视野。然而非遗展览热能否带动非遗走向市场化?各类非遗展览能否真正宣传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展览能否改变目前的非遗现状?非遗...
查看更多
院校参与非遗保护是一大发展趋势
专题报道
     [提要]  当下,除了职业院校外,综合性院校和中小学校也在逐步参与非遗保护当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主要代表作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龙王信仰探秘》、《中国民俗学教程》、《从稻作文化看韩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第三十五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和...
查看更多
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天津开幕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承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11月10日晩在美丽的海河之滨天津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其圣,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杨承志,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汤恒,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梅葆玖、李世济、李维康等出席开幕式。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主持开幕式。     董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是最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瑰宝。中国京剧艺术节是我国规模...
查看更多
非遗戏曲剧种研讨会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现在戏曲都在创新,编剧最好请莫言,不行就请当地的宣传部部长,导演最好请张艺谋,或者请话剧导演……结果这出戏顶多演两三场。”在12月6日于北京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剧种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上,著名学者田青的发言引起与会者强烈反响。   研讨会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中国戏曲学院、中国戏曲表演学会承办,旨在进一步研讨非遗戏曲剧种的历史沿革、名家名剧、行当流派等,推动非遗剧种及濒危剧种的挖掘、整理和抢救工作。   开幕式上,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中...
查看更多
戏曲创新要把握好度——由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说起
论坛
   近日,由文化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圆满闭幕。本届京剧艺术节共25台剧目参演,包括整理改编传统戏2台、新编历史剧18台、现代戏5台,另有1台京剧折子戏组台演出、5台祝贺演出剧目,体现了“三并举”的创作原则。     这是一次检阅京剧创作队伍的盛会,反映出近年来全国京剧传承、创作、演出的整体水平。演出不仅展现了京剧艺术工作者继承传统的努力,同时也体现出他们勇于创新的不懈追求;既生动地呈现了近年来京剧创作的新成果,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在...
查看更多
“非遗校园传承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
其他新闻
    12月5日,在京城名校北京一零一中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课题组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学术研讨会”。   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顾问、课题组顾问郭永福,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教育部《音乐》教材主编、课题组副组长、博士生导师吴...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商榷
论坛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决议》,以此为标志,保护与物态文化遗产有着相异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与物态文化遗产一样受到国际公约的重视和保护。截至2013年12月4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已达271项,其中包括昆曲等30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触摸、不可感知...
查看更多
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资华筠逝世
其他新闻
  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资华筠,因病医治无效,于9日晨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资华筠,1936年3月出生,汉族,原籍湖南。1950年开始专业舞蹈生涯。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至1987年历任中央歌舞团领舞、独舞、领衔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等职,系国家一级演员,曾任第五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资华筠...
查看更多
让非遗保护工作的“四有”成为标配——温州非遗保护经验谈
专题报道
   近年来,浙江的非遗保护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一面旗帜,而温州的非遗保护工作在浙江省内又可谓独树一帜——在还没造访温州前,就多次听闻温州市非遗馆的大名,有幸拜访温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后更是感慨,这个民营企业众多、素来以重商闻名的城市,居然并不“轻文”。这显然是一片在走向开放的同时仍对传统怀有深深情感的土地,为了守护珍爱的地域文化,温州人不仅乐于付出、勇于奉献,更敢于实事求是,先行先试。     是什么让温州非遗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驶入了快车道,引得政府、学...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