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间文化场域中“非遗”话语的接合与博弈
2017.09.05
民间文化场域中“非遗”话语的接合与博弈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中国开展十余年来,带给民间文化场域前所未有的变局,原本位处边缘的民间文化一时间广受瞩目,炙手可热。在这场“非遗”热潮中,多方力量卷入其中,各种话语嘈杂其间,民间文化场域已然成为透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文化政治的绝佳窗口。唯其话语最能显现出“民间文化”升级为“非遗”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资本及知识生产的交织过程。本文拟从话语角度切入,基于共时维度,分别在国家、市场、学界三个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话语、产业话语、知识话语进行考察。首...
查看更多
徽州百工 国之匠心
2017.09.05
徽州百工 国之匠心
论坛
歙县许村古牌坊“双寿承恩”坊。 作者供图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在历史长河中沉淀而成;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在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他们,是普通的劳动者,更是徽州文化重要的创造者与守护者; 他们,是独立的个体,但来自同一地域——徽州;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徽州百工。 徽州百工,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群体,承载国之匠心,创造神奇与辉煌……壹 打开历史的典籍,他们从历史的深处走来,穿越两晋时光,至唐宋大放异彩,于明清华光四射。 他们的创造登堂入室...
查看更多
中元节:三节合一 源远流长
2017.09.05
中元节:三节合一 源远流长
专题报道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个相当重要的节日。它还有其他一些名称,如“七月半”“盂兰盆会”“鬼节”“瓜节”“施孤”“亡人节”等,这一节日源远流长,文化意蕴十分丰富。一、三节合一 源远流长中元节将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民间的鬼月鬼节习俗集于一身,绵延1500余年,传播至东亚很多国家,至今仍长盛不衰,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寄托,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与生活。中元之日 地官赦罪将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源自道教七月十五地官赦罪的传统。对于普通民...
查看更多
镜头里的金砖人文之光
2017.09.05
镜头里的金砖人文之光
专题报道
本次厦门会晤,人文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会场内外,随处可以看到中外记者通过“长枪短炮”,捕捉人文交流镜头。 镜头一:图片展 金砖文化各具特色 4日下午,金砖国家文化图片展正式开展。红色展板上,金砖五国的34幅精美图片,聚焦于五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传统。 从中国百舸争流的端午节,到桑巴舞随处可见的巴西里约狂欢节,从南非的马蓬古布韦文化景观,到印度精巧绝伦的泰姬陵,再一转眼,映入眼帘的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涅瓦河,一艘悬挂红...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2017.09.05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
论坛
开栏语:这一组文章围绕“一带一路”,主要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文化遗产等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有鸟瞰纵论、有个案剖析,却无不指向丝路经验的总结,丝路精神的阐扬,当是对当前各界热议的“一带一路”话题的一个积极回应。 朝戈金文章从“遗产”或“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入手,辨析了这些概念变迁与国际社会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角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联,揭示了非遗保护所具有的超乎文化领域的深远意义。阿地里文章以《玛纳斯》为对象,从其口...
查看更多
“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2017.09.05
“一带一路”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探论
论坛
摘要:“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源远流长,沿线“非遗”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沿线“非遗”保护新机遇,两者互利互惠。目前,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联合申报世界非遗、实施非遗的跨国界跨区域传播展演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由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的共享非遗保护组织,加大沿线非遗的普查、认定与申报,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以“非遗+”策略夯实沿...
查看更多
苏里南共和国
2017.09.05
苏里南共和国
缔约国
查看更多
戏曲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年评论家论道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
2017.09.06
戏曲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青年评论家论道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
专题报道
近年来,一系列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出台,戏曲迎来又一个春天,对于戏曲如何传承发展的讨论也不断深入。日前,主题为“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的2017西湖·盛京戏曲论坛在辽宁沈阳举办。为期两天的论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戏剧评论家围绕“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流派与当代传承机制”“地域题材的戏曲表达”3个板块热烈研讨,共论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之道。 作为常设性全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论坛,西湖论坛创立于2015年8月,至今已举办3届。此次,西湖论...
查看更多
非遗文化存活有“秘诀”
2017.09.06
非遗文化存活有“秘诀”
专题报道
建水紫陶、乌铜走银、剑川木雕、彝族刺绣……非遗产品给我省2017年文博会奠定了文化基调。 非遗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审美习惯“活”的显现。怎么让它不脱离生活,让它“活”下来?记者通过文博会在非遗传承人身上,找到了一些存活“秘诀”。 提高非遗产品经济效益 非遗包含很多方面,其中一部分已实现产业化发展,如传统手工艺。 建水紫陶的名气享誉国内外,制作工艺也写入了国家非遗名录。马成林是这项技艺的传承...
查看更多
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2017.09.06
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的比较研究
论坛
摘要:随着时光流逝,由民族文化传统及成果构成的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和替代,甚至失传,特别在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存在许多措施不到位,已经导致许多文化遗产几近失传。对一个民族来说这将是非常重大的损失与遗憾。通过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概念的剖析,将数字化作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抢救及重建方式,并对国内外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抢救及重建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可以促进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手段的更新和完善,进而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提供经验借鉴...
查看更多
1
569
570
571
572
57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