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伍德芬
2018.11.15
伍德芬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66年6月生,四川省冕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赶马调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家中长辈学习藏族山歌,掌握大量的传统曲目及淳朴自然的演唱技法。代表作有《赶马调》《伊格娃》《牦牛山上望北京》等。多次参加各类展演活动并获奖,2010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冕宁活动演出和央视《乡土》栏目的录制。长期致力于藏族赶马调的演出、资料收集和后继人才的培养,2015年在冕宁县文化馆举办的藏族赶马调传承人培训班中承担教学工作。
查看更多
吐地·尼亚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71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尉犁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族民歌(罗布淖尔维吾尔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欢民歌,与尉犁县各乡镇有名的民歌手都交流学习过,熟练掌握罗布淖尔民歌的演唱与演奏。因艺术特长,于1995年至2009年在尉犁县文化馆工作,工作期间在新疆艺术学院深造,2009年起任尉犁县胡杨艺术团团长。从艺期间多次参加电台、电视台、学术机构组织的对维吾尔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录制、研究等工作。培养了二十余名弹唱民歌的...
查看更多
乔忠新
2018.11.15
乔忠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4年5月生,辽宁省瓦房店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笙管乐(复州双管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当地鼓乐世家,从小学习民间“吹打乐”,后拜双管吹奏名家刁登科为师,系统学习双管演奏技法。全面掌握了双管演奏技法,吹奏时不仅能表现细腻、委婉、柔美、缠绵的意境,也能塑造出高昂、低沉、粗犷、饱满的音乐形象,代表作品有《江河水》《三祭子》《朝天子》等。多年来先后搜集、整理、挖掘了二十余首双管乐曲谱,还将这些传统乐曲传授给四十余名弟子,同时在当地中小...
查看更多
李绍俊
2018.11.15
李绍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5年5月生,辽宁省凌源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笙管乐(建平十王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祖父李长龄影响,学习吹笙。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逐渐掌握了吐字、花舌等演奏技巧,并能唱读工尺谱。以演奏古曲见长,继承了五十多首古曲,能熟练演奏的有二十多首,代表曲目有《送京娘》《苏武牧羊》《小谱庵咒》《四柱》《破北彦》《小佛韵》《经赞》《六陵子》等。除了捧笙之外,还会吹笛子。由于“十王会”是以乐队形式演出,需要笙、管、笛、云锣等各种乐器的配合,联系同...
查看更多
傅宝安
2018.11.15
傅宝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0年8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挂甲寺庆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挂甲寺庆音法鼓。4岁即开始学打击小铬子,10岁能飞钹,16岁时已全部掌握法鼓的五种打击乐器。1964年拜法鼓名家孙尚平为师后,更加系统学习、全面理解古老的法鼓曲谱及舞蹈动作。在学习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会规,全面精准地掌握法鼓技艺,熟悉銮驾的发展史,后又参与到维修法鼓器乐及銮驾的保养和管理中来。与此同时,毫无保留地传授所学的技艺...
查看更多
杨奎举
2018.11.15
杨奎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1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好永音法鼓,9岁拜师学艺。精通法鼓技艺,能够熟练掌握鼓、钵、铙、铛子、镲铬五种乐器的演奏和套路(扯旗、六九钵、叠金钱、捞月、卷帘儿、胯鼓)、曲谱(富贵图、阴阳鱼儿、对联、四时如意、八卦图、绣球)。1995年任当地法鼓会会长,带领会员参与各种公益演出和学术交流活动。2007年获天津市“津门鼓王”称号。
查看更多
田文起
2018.11.15
田文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5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法鼓世家,祖父、父亲都在法鼓会担任打铙手。8岁时跟着父辈学习打铙技艺,经刻苦磨练技艺逐渐娴熟。16岁就加入了表演队伍。后拜第三代传承人丰振富为师,全面学习法鼓各种乐器击打技艺及出会各种规矩。其动作标准、节奏分明,舞动落落大方、刚柔并济。1994年至2012年,担任当地法鼓会会长,管理法鼓会的各项事务,除组织会员参加演出展示和会具保管维修外,还毫无...
查看更多
曹桂华
2018.11.15
曹桂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9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津门法鼓(香塔音乐法鼓)代表性传承人。从1983年开始学习香塔音乐法鼓会技艺。1992年正式拜第九代传承人薛桂林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弟子。酷爱香塔音乐法鼓艺术,多年来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各种展演活动,积极履行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同时多年来积极走访香塔老会的老艺人,搜集各种实物资料,并将老艺人讲述的有关香塔音乐法鼓的历史、曲谱等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使技艺得到有效的保护传...
查看更多
赵满宗
2018.11.15
赵满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1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汉沽飞镲)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开始跟随赵连贺学习汉沽飞镲,掌握了汉沽飞镲的传统套路。1971年组建天化飞镲队,使这一民间艺术开始了有组织的群体性传承。2002年退休后,先后组织过多支飞镲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展演活动。致力于汉沽飞镲的研究和教学推广工作,并努力找寻汉沽飞镲老艺人学艺,使自己的飞镲技艺更加精进。为提高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汉沽飞镲的兴趣,在保护传承好传统套路的基础上...
查看更多
张书社
2018.11.15
张书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8月生,河北省正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艺术(常山战鼓)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战鼓世家,耳濡目染,很小就对常山战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0岁时便开始学习鼓艺。成年后,经过不断学习、实践,掌握了不同的鼓法,同时汲取了众多鼓法、槌法的技艺,并加以演变、创新,编成了一套较系统的常山战鼓鼓法。先后带队参加了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接力等活动,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