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5   星期日   农历四月廿八   
搜索
加强民间文学理论研究
专题报道
近年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作为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引起学界广泛关注,然而,民间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比较薄弱。近日,围绕当下民间文学理论研究的特点、民间文学理论研究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建设我国的民间文学理论体系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关注人民现实生活文化 民间文学的文学价值在民间文学理论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刘宗迪谈到,长期以来,民间文艺学理论一直围绕如何真实地认识、呈现和记...
查看更多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戏曲互联网推广”戏缘APP6.0上线
要闻
2019年5月18日,由北京恒品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中国传统戏曲互联网推广”戏缘APP6.0全新上线。 戏缘APP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及当下流行的网络传播方式,将戏曲的看、听、学、唱搬上手机,为全国400位艺术家与500万戏迷搭建互动桥梁,满足了戏迷看戏、听戏、学戏、唱戏的需求,目前已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戏曲互联网平台。 戏曲艺术是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但是与所有传统艺术一样,戏...
查看更多
追忆京剧武丑大师张春华
人物
京剧《秋江》剧照 二○一九年三月五日,昔日在舞台上光芒四射、浑身都是戏的一代京剧武丑大师张春华追随他的恩师武丑泰斗叶盛章去了,享年九十五岁。 我认识张春华先生很早,还系着红领巾时就认识他。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我经常去戏剧家马彦祥伯伯家找他儿子、我的同学马思猛玩,马伯伯的妻子是中国京剧院二团的主要演员云燕铭,经常和张春华一起合作。 当时马伯伯一家住在北京东城小雅宝胡同一个大四合院里。马思猛的爷爷马衡是...
查看更多
迪庆、大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展举办
地方新闻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工艺品 6月7日,“迪庆、大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遗传统技艺交流展”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香巴拉时轮坛城文化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展览由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两个自治州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承办。 展览以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为主,来自迪庆州的藏医藏药、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藏族传统金属铸造工艺、藏族木碗制作技艺、纳西族造纸手工...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中的四川非遗
各地风采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我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四川省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走进生活的各种推广、传承活动,也在我省持续开展。 欢快热烈的彝族火把节歌舞、悠扬婉转的羌族羌笛羌曲、激昂嘹亮的藏族民歌、铿锵有力的川江号子……6月7日晚,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大型民族歌舞《传承·创新》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四川10余项非遗...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中的四川非遗
地方新闻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我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四川省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博活动。让文化和自然遗产走进生活的各种推广、传承活动,也在我省持续开展。 欢快热烈的彝族火把节歌舞、悠扬婉转的羌族羌笛羌曲、激昂嘹亮的藏族民歌、铿锵有力的川江号子……6月7日晚,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四川非遗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大型民族歌舞《传承·创新》在四川省锦城艺术宫举行。四川10余项非遗...
查看更多
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论坛
摘要:通过文献分析、经验总结和个案研究,本文对201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趋势、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形成了新的气象和格局。文旅融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及其成果共享创造了新机遇。在“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年度文化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顶层设计和落地实施逐渐有效衔接;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深入实施,传承人群研培计...
查看更多
古琴,中国文人的情结
非遗演出季
传世名琴逾越千年,重现旷古遗音,这是古琴的幸事,也是听者的“耳福”。 近日,第九届“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上,一场名为“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的传世名琴专场音乐会,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上演。 图1 枯木龙吟 五张名琴,唐琴“枯木龙吟”,宋琴“鸣凤”,元末明初琴“真趣”,明琴“小递钟”和蕉叶式无名琴,在五位琴家——林晨、戴晓莲、黄梅、杨春薇、巫娜的十指之下,首度面向公众奏响。 中国昆剧古琴研...
查看更多
古琴,中国文人的情结
专题报道
传世名琴逾越千年,重现旷古遗音,这是古琴的幸事,也是听者的“耳福”。 近日,第九届“良辰美景·非遗演出季”上,一场名为“枯木龙吟·让古琴醒来”的传世名琴专场音乐会,在北京恭王府大戏楼上演。 图1 枯木龙吟 五张名琴,唐琴“枯木龙吟”,宋琴“鸣凤”,元末明初琴“真趣”,明琴“小递钟”和蕉叶式无名琴,在五位琴家——林晨、戴晓莲、黄梅、杨春薇、巫娜的十指之下,首度面向公众奏响。 中国昆剧古琴研...
查看更多
百年苏州昆剧传习所:唱不尽的清雅古韵
非遗演出季
编者按: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拥有颇引以为傲的伟大表演艺术,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罗斯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这些高雅的艺术形式深深熔铸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核。 中国人何以媲美? 昆曲。 6月8日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在32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项目中,昆曲乃中国第一项。 这是一门怎样的艺术? 白先勇先生曾经概括:“昆...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