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民歌何以嘹亮——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楚雄举行
来源:“文旅中国”客户端 作者:王学思 创建时间:2019-07-31 13:40:00

“隔山叫你山答应,隔河叫你水应声……想你才走这条路,挂你才走这座山……”“山歌不唱呃就不开怀哦,磨儿不推不转来哟,酒不劝郎呃就郎不醉哦,花不逢春不乱开哟……”

“诗以言志,言之不足,则歌咏之。”民歌作为我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是人民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最直接、最真诚的流露和表达。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就开始了他们的歌唱。《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便采集了当时黄河流域15个地区的民歌,今天读来依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社会生活面貌。

然而,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山野之中人们张口就唱、随心而歌的空间也呈现萎缩的趋势。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群说,上世纪80年代他曾对我国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的传统音乐进行考察,当时基诺族总人口有1万多人,他采录到这一民族的民歌有600多首,然而当2005年王群再次对这一民族的传统音乐进行调研的时,他仅找到了几个基诺族群众会唱民歌,采录的歌也只剩下几十首。

20世纪初,随着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启动和不断推进,社会各界开始逐渐关注到保护和传承民歌的重要意义。自2002年起,原文化部和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组织举办了“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组织了的多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一系列与民歌相关的公益演出、学术研讨观摩等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成为具有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2014年,根据全国清理和规范庆典研讨会论坛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关于需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批的节庆活动项目清理规范的通知》(国清组函〔2014〕63号),经党中央、国务院审批,中国原生民歌节得以保留。

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民歌各地文化部门也积极行动起来。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传承培训部主任邹萍说:“从1997年开始,云南省文旅厅和民族事务委员会就联合举办两年一届的云南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届,成为全省音乐舞蹈类项目传承和交流的平台,展演强调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注重民族民间的特性和艺术品位。这一平台让许多来自民间、老百姓自娱自乐的歌舞乐节目更好地得到了推广、普及和传承。”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表达方式,2005年,我国和蒙古国联合将这一项目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刘佳说,激活蒙古族长调民歌在民众生活中的社会文化功能是保护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于是,他们在自治区范围内选择了6个长调民歌富集区域设立了民歌传承基地,在基地中设立传习所和传承户,通过多级协作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他们还以传承人为中心,开展面向牧民和少儿的民歌培训。此外,他们还依托内蒙古自治区各大艺术类高校,邀请传承人进校园开展“长调进课堂”的活态传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9中国原生民歌节在云南楚雄举行。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21个少数民族的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各地的优秀民歌手为观众展演了吴歌、畲族民歌、陕北民歌、侗族大歌、彝族海菜腔等50种传统民歌。

身为此次民歌节专家委员会成员和民歌展演的导聆人,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说:“坚持举办这样全国性的民歌活动对于那些坚守民歌传承的传承人而言是一种无形的鼓励与肯定,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群体的关注和参与。”她也指出,在这次民歌节作品的报送和选拔中,专家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作品会在原有民歌作品之上进行过度的包装,加上并不适宜的和声或伴奏。

“能够理解这些操作是民歌手们希望提升所演唱的民歌作品艺术性的一种渴望,因此通过民歌节这个平台也是对这些存在误区的做法给予一定的纠正和指导。”张天彤说,“保护和推动民歌的传承发展,需要政府出政策、高校出智慧、民间出资源,集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