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香云纱染整技艺
2018.12.14
香云纱染整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素有“南国丝都”之美誉,这里完整保存了香云纱的染整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即晒莨,是采用植物染料薯莨为丝绸染色的一种工艺。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已经出口到国外,清末民初生产的莨纱更是受到国内外市场的欢迎。佛山市顺德区的养蚕缫丝业有着悠久的历史,20世纪20年代缫丝业鼎盛时期,顺德有晒莨工厂五百多家,工人一万...
查看更多
傣族织锦技艺
2018.12.14
傣族织锦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傣族织锦是傣族先民劳动的产物,是傣族传统手工艺最早期的重要品种。傣族织锦与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及佛教信仰、鬼神崇拜等方面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傣族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傣族织锦出于妇女之手,体现了傣族地区男耕女织的农耕社会风习。傣族妇女劳作之余,在彩锦上织造出高洁的荷花、挺立的槟榔、吉祥的孔雀、庄重的大象、威严的麒麟和龙凤、佛塔等图案,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真善美的...
查看更多
苗族织锦技艺
2018.12.14
苗族织锦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 织锦是指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等工艺织出图案织物的技艺,是苗族女性创造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台江,织锦和挑花、刺绣是苗族女性毕生修炼的“三大功课”。 台江苗族织锦有机织和编织两大类,机织的为宽锦,主要流行于清水江两岸和巴拉河一带,编织的是锦带,主要流行于雷公山区。机织是苗族妇女采用传统的“通经回纬”技艺和平纹木机,利用当地所产的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织就的提花织物。 台江苗锦纹饰...
查看更多
苗族织锦技艺
2018.12.14
苗族织锦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凯里市 贵州省凯里市是国内苗族最多的县级行政区域,除城镇街区外,到处都有苗族聚居的自然村寨。20世纪90年代以前,这些乡村苗寨都盛行织锦之风。 凯里苗族织锦过去用麻、丝,现在用棉、丝,也有棉、丝混织的,以丝织的丝锦为上品。丝锦最精者首推舟溪“中裙苗”的背带细丝锦。其用丝之细,每平方厘米达到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手感轻柔润滑,纹样光鲜,精妙绝伦。 凯里苗锦纹样丰富,计有动物纹、植物纹、天象纹、器物纹...
查看更多
苗族织锦技艺
2018.12.14
苗族织锦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麻江县 贵州省苗族织锦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苗族织锦以母传女的方式世代相传,盛行不衰。麻江县苗族织锦主要有锦布和花带两种。锦布一般宽一尺余;花带根据用途宽窄不一,宽者五六厘米,窄者仅二三厘米,长度同样根据需要确定。苗族织锦所用丝纱分素、彩两种,彩纱可有五色。织锦图案多源于生产、生活,以自由灵活的装饰纹样为主,主体是几何图形,以大菱形为框架,各种图案花纹相互连接在一起,布满画面,整体图案规整紧凑...
查看更多
苗族织锦技艺
2018.12.14
苗族织锦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 贵州省苗族织锦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前,苗族织锦以母传女的方式世代相传,盛行不衰。麻江县苗族织锦主要有锦布和花带两种。锦布一般宽一尺余;花带根据用途宽窄不一,宽者五六厘米,窄者仅二三厘米,长度同样根据需要确定。苗族织锦所用丝纱分素、彩两种,彩纱可有五色。织锦图案多源于生产、生活,以自由灵活的装饰纹样为主,主体是几何图形,以大菱形为框架,各种图案花纹相互连接在一起,布满画面,整体图案规整紧凑...
查看更多
侗锦织造技艺
2018.12.14
侗锦织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侗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代。两汉至唐宋时期,侗族先民的纺织和印染工艺已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明清时期,随着侗民族的形成及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日趋成熟,侗锦织造技艺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侗锦分素锦、彩锦两种,都以手工操作织成,需要经过轧棉、纺纱、染纱、绞纱、绞经、排经、织锦等工序。侗族妇女通过织锦展示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侗锦图案演绎了...
查看更多
鲁锦织造技艺
2018.12.14
鲁锦织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鄄城县 鲁锦是山东的纺织品,系用彩色棉线分经纬织造而成,因其上的几何图案绚丽似锦,故名“鲁锦”,在鲁西南俗称“土布”、“粗布”等。鲁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菏泽两市及周边地区,其中尤以鄄城县和济宁市的嘉祥县为代表。 鄄城县鲁锦约始于元代,清代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县)的鲁锦曾被用作贡品。鄄城县鲁锦用色线交织成各种几何图案,并通过几何图案的平行、重复、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图案精致古雅...
查看更多
鲁锦织造技艺
2018.12.14
鲁锦织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嘉祥县 鲁锦是山东的纺织品,系用彩色棉线分经纬织造而成,因其上的几何图案绚丽似锦,故名“鲁锦”,在鲁西南俗称“土布”、“粗布”等。鲁锦织造技艺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济宁、菏泽两市及周边地区,其中尤以鄄城县和济宁市的嘉祥县为代表。 鄄城县鲁锦约始于元代,清代濮州(今山东省鄄城县)的鲁锦曾被用作贡品。鄄城县鲁锦用色线交织成各种几何图案,并通过几何图案的平行、重复、连续、间隔、对比等变化形成特有的节奏和韵律,图案精致古雅...
查看更多
夏布织造技艺
2018.12.14
夏布织造技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荣昌县 夏布生产可溯源到东晋后期,唐代夏布被列为贡品,以江西万载和四川荣昌生产的夏布为主要代表。 万载夏布是江西传统手工布的典型,它起源于东晋,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的历史。由于新织麻纱呈圆形,又称“圆纱夏布”。它与外地的扁纱夏布相比,质地更好,麻更精细、更耐用。这种夏布品质精细,边缩平整,织造均匀,色泽清秀,透气性强,凉爽清汗,不起皱,不变形,易洗涤,越洗越白,是一种纯手工、纯环保的产品,对人体和环境没有任何...
查看更多
1
1255
1256
1257
1258
125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