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娜仁其其格
2018.11.15
娜仁其其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59年5月生,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师从其母亲,1982年开始从事蒙古族服饰加工制作。1994年开设服饰加工店,设计、制作各类肃北蒙古族服饰。转变家族传承机制,通过教材编著、举办学习班等方式,培养了一百多名制衣能手,解决了肃北蒙古族服饰面临的传承难题。2001年以来,领导的蒙古族服饰团队分别在山东、青海、内蒙古、甘肃、香港等地举行的展览与比赛中获得佳绩。口述出版的蒙汉双语《肃北蒙古族...
查看更多
其木格
2018.11.15
其木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65年8月生,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受家族影响,从小在裁缝方面颇有天赋。16岁初中毕业后就在正蓝旗民族服装厂工作。退休后创办正蓝旗蒙元吉颂民族服饰服装店,制作察哈尔部落传统服饰并收徒传承技艺。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察哈尔服饰,经常拜访老一辈裁缝师傅,深入了解了察哈尔服饰构造以及内在含义。与此同时,与当地教育部门沟通,在正蓝旗蒙古族小学传播察哈尔传统服饰文化。自2004年开始参加自治区级、盟市...
查看更多
巴拉嘎日玛
2018.11.15
巴拉嘎日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蒙古族,1959年7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2岁时学会缝纫技艺,20岁时自学服装加工制作,并在蒙古族传统刺绣上下功夫。2000年正式从事蒙古族服饰制作,注册成立蒙古服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各类蒙古族传统手工刺绣服装、靴帽、饰品等。积极参与妇联组织的巧手培训班,毫无保留地将传统技艺倾囊相授,带动了几百名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学习的缝纫爱好者。作品富有创造性,在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影响着更多...
查看更多
郭幸福
2018.11.15
郭幸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3月生,2019年7月去世,广东省珠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族传统婚俗(斗门水上婚嫁习俗)代表性传承人。斗门水上婚嫁习俗第三代传承人。1965年起从艺,至今已有五十多年。传承的斗门水上婚嫁礼仪和相关技艺在斗门及周边地区有较大影响。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已经应邀到新会、江门等地策划和指导水上人家的婚礼。几十年来,不遗余力地奔走在水乡地区为群众操办婚礼,还创作了一大批语言生动的水上婚嫁歌词,并将自己的演唱技巧毫无保留地...
查看更多
赵炳林
2018.11.15
赵炳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10月生,吉林省抚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白山采参习俗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承把头于兴让,学习放山采参技术。对长白山采参习俗了然于胸,且熟练掌握各种规则和禁忌。几十年的放山经历使其仅凭对山场的观察,就能知道这里有无人参。从20世纪90年代起,建立了15公顷放山采参基地,让更多的青年人来学习体验放山的技能和习俗。注重在实践中向弟子传授采参技艺和采参习俗,培养了赵雨等数十名徒弟,均能全面掌握放山采参的要领和必须遵循的习俗。还注...
查看更多
额尔登达来
2018.11.15
额尔登达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48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养驼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从曾祖父开始,一家人都从事骆驼养育和生产活动,在育驼、训驼、赛驼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认识。数十年致力于阿拉善双峰驼新品种培育和赛骆驼等活动,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成功举办了百峰白骆驼节,受到了区内各级新闻媒体的关注。曾受邀参加自治区骆驼文化研讨会、内蒙古电视台蒙语频道节目,主讲养驼技艺和习俗,对宣传骆驼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出版了以骆驼文化为主题的摄...
查看更多
陈敦和
2018.11.15
陈敦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3月生,安徽省祁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祖习俗(徽州祠祭)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作为祭祖队伍中年龄最小的一名“童生”参与陈氏家族举行的春祭活动。1986年,跟随父亲学习祠祭的仪式,此后一直在家族祠祭活动中担任仪式主持。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徽州祠祭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中。全程主持的2013年春祭活动被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现场直播。此外,还积极集资筹资,将现存的大经堂、慎徽堂、持敬堂、保极堂、叙五祠五座陈氏宗祠修...
查看更多
诸葛议
2018.11.15
诸葛议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9月生,浙江省兰溪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祖习俗(诸葛后裔祭祖)代表性传承人。诸葛后裔祭祖活动程序的主要设计者和重要角色担任者。熟练掌握祭祀程序、角色担当、祭品制作、祭文撰写、诵读技巧和祭祀中服装穿戴、行为规范及祭后的迎会序列等各个环节。长期致力于诸葛村古楹联、古祭文收藏,搜集材料,撰写《诸葛村志》,进行诸葛后裔祭祖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曾受邀参与有关诸葛后裔祭祖的一系列采风和电视纪录片拍摄,受邀赴境内外宣传展演讲学,赴各地参...
查看更多
刘一侠
2018.11.15
刘一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5月生,浙江省文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祖习俗(太公祭)代表性传承人。刘伯温第二十世裔孙,从小参与当地的刘伯温祭祀活动。1985年恢复太公祭以来,积极参与活动,整理发掘明清祭祀典籍文献,走访在世前辈,逐步完善太公祭仪典。主持修撰《刘氏家谱》,参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基庙(墓)文物保护和“刘伯温故里”建设等一系列以弘扬刘伯温文化为主旨的工作。精心培养太公祭传承人,并已取得显著成效。
查看更多
杨建军
2018.11.15
杨建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河南省确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铁花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开始接触打铁花艺人,不断了解打铁花相关知识。1979年拜打铁花老艺人李万发为师。1988年已能独自操作和组织表演,熟练掌握确山铁花表演绝技与相关知识。对确山铁花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恢复确山铁花古老的传统特色,包括古代祭祀活动、冶铁秘方,花棚按一元二仪四象五行八卦搭设等,均体现出道教文化特色和古代金属冶炼行业的文化特征,使该项目的传统文化形态臻于完备。20...
查看更多
1
1531
1532
1533
1534
1535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