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家高
2018.11.15
李家高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9月生,2017年2月去世,湖北省阳新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采茶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1964年会同湖北艺术学院戏曲专家开始挖掘、整理、研究阳新采茶戏传统音乐,1965年见证了阳新县采茶剧团的成立。多年来笔耕不辍,先后为八十多台剧目作曲,多次获戏曲作曲类奖项。相继出版了《馨香的山茶花——李家高唱腔选集》《李家高文集》《阳新采茶戏音乐集成》等专著。
查看更多
张金兰
2018.11.15
张金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28年4月生,山东省郯城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柳琴世家,六岁起就随父亲学唱柳琴戏。嗓音清甜圆润,唱腔刚柔相济,真假声结合巧妙,不断提高自身艺术水平,成为柳琴戏(临沂)的代表人物,被誉为“北派柳琴戏的掌门人”。1960年,上海唱片社将其表演的《王三姐剜菜》《王二英思夫》《丝鸾记》《母女顶嘴》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制作成唱片。关心柳琴戏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临沂市柳琴剧团在其指导下,先后创作排演了《卧龙求凤》等新编历...
查看更多
朱树龙
2018.11.15
朱树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8年3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对传统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1971年考入江苏省柳琴剧团。成名作是《红罗衫》,主演《汉宫怨》后,在苏、鲁、豫、皖等地名声大振。凭借作品《白玉楼》成为柳琴界名演员。1988年拜江苏柳琴戏大师厉仁清为师,为第四代传承人。属于通才型的演员,小生、武生、须生、老生、小丑均擅,文戏、武戏的功力都很扎实。代表剧目有《红罗衫》《汉宫怨》《白玉楼》《走娘家》等,作...
查看更多
王传玲
2018.11.15
王传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5年9月生,山东省滕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琴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从小学艺,1971年开始唱柳琴戏。其唱腔博采众家之长而又自成一派,嗓音大气宽厚,字正腔圆,表演声情并茂。在三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多次获得省级乃至国家级大奖。1995年,主演的大型现代戏《风雨情怀》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2000年,主演的柳琴小戏《竞选》参加全国地方戏精品会演,获文化部群星奖。为了传承柳琴戏,培养后备人才,积极策划、组织开办了柳琴戏校...
查看更多
张巧珍
2018.11.15
张巧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2月生,2014年2月去世,湖北省汉川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岁学艺,启蒙于王明芝,受教于袁璧玉、张云霞,师从沈云陔、关啸彬,工闺门旦、青衣。以声腔见长,演唱技法考究,甜美圆润,韵味浓郁,极富艺术张力和美感。先后主演剧目近百出,其中《蝴蝶杯》《李双双》《百日缘》《许四姑娘》《绣花女》《悠悠柳叶河》等代表剧目在观众中影响广泛,大量唱段成为楚剧经典,被广为传唱。19...
查看更多
孙邦栋
2018.11.15
孙邦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8月生,2019年6月去世,安徽省合肥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6岁随父学唱京剧,8岁登台,14岁改唱庐剧旦角,18岁改唱小生,后又唱老生。在近70年的舞台生涯中,塑造了数百个生角和旦角。唱腔吐字清晰、声调浓郁醇厚,创造了“孙派老生软调”唱腔。代表作《双丝带》1956年获安徽省第一届戏曲会演演员一等奖,代表剧目《牛郎织女笑开颜》曾进京作专场演出并灌制唱片,《双锁柜》由上海电视台拍制播映。多年来...
查看更多
丁玉兰
2018.11.15
丁玉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1年8月生,2025年9月去世,安徽省肥东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岁跟随养父丁有和学艺,10岁登台。12岁拜郭士龙为师,专攻花旦、青衣,18岁誉满江淮。1951年后成为安徽省庐剧团当家花旦。声腔清亮甜润,富有弹性,演绎庐剧的“九腔十八调”尤为出色,被誉为“庐剧皇后”。在表演上,结合舞蹈动作,强化戏剧情节,形成风靡江淮的“丁派”艺术。代表作有《借罗衣》《秦雪梅观画》等...
查看更多
姚恭林
2018.11.15
姚恭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2月生,江苏省镇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4岁从艺,是已故扬剧金派艺术创始人金运贵的关门弟子。扮相俊逸,表演潇洒脱俗,有扬剧金派“第一小生”之美誉。继承、发展和丰富金派唱腔及表演艺术,形成了闻名大江南北的“金派姚腔”风格,仿效者和拜师者众多,形成了“十生九姚”的局面。曾获江苏省第一、二、三届扬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上海扬剧广播电视大奖赛“白玉兰”金奖和江苏省文联首届“德艺双馨”会员称号等。多年...
查看更多
筱荣贵
2018.11.15
筱荣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3年2月生,2018年10月去世,江苏省镇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自幼随父学艺,1942年登台演出,1950年在镇江金星扬剧团主攻花旦。在金运贵大师所唱“生调梳妆台”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造出了“金调梳妆台”女腔,使“自由调”得以进一步发展。1959年进京演出《挑女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1960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20世纪70年代曾到江都县(今扬州市江都区)进行扬剧教学...
查看更多
吴蕙明
2018.11.15
吴蕙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6年9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工旦行,师从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高秀英,研习高派唱腔,传承《鸿雁传书》《断太后》等高派经典剧目。在继承高派艺术的过程中,注重将传统唱法与现代科学发声法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主演《枪》《山乡风云》《山花烂漫》《海港》《恩仇记》《三女审子》《罗帕记》等剧目。1996年主演《母亲河》获江苏省首届青年戏剧节荣誉奖,1997年在《王昭君》中扮演孙美人,获江苏...
查看更多
1
1635
1636
1637
1638
1639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