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陈金文
2018.11.15
陈金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7年10月生,2018年1月去世,福建省莆田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灯舞(莆田九鲤灯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辈学习九鲤灯舞技艺,全面掌握九鲤灯舞表演及道具制作技艺,能够熟练表演各种鱼类的舞姿,形象逼真地展现鱼类时而跳跃、时而下潜的动态,曾获得省文化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优秀表演奖。2002年以来,先后组织成立了老年、青年、中年组的九鲤灯舞队,传授灯舞技艺,培养了一批后继人才。此外,还注意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探索灯舞...
查看更多
汤裕道
2018.11.15
汤裕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9月生,江苏省高淳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马(东坝大马灯)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父辈熏陶下学跳大马灯,全面掌握东坝大马灯表演艺术,对东坝大马灯表演的奔、跑、腾、跃和排兵布阵均能熟练掌握。表演极具观赏性,能够有效表现大马灯威武雄壮的特征。20世纪80年代末成为东坝大马灯表演队艺术指导。带领团队演出,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获得多种奖励。至今已传承5名徒弟,并参与中小学传统文化的教学。
查看更多
杨印海
2018.11.15
杨印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6月生,河北省黄骅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麒麟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聪明好学,跟随大人们一起看扎麒麟、耍麒麟,耳濡目染,喜欢上了麒麟艺术。18岁开始向当地艺人学习麒麟舞,并师从吴宝安学习麒麟扎制手艺。悟性高、肯钻研,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在多年的扎制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究麒麟扎制技巧,使麒麟头部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能自己设计图纸,根据麒麟的高矮确定各部位的比例尺寸,确保稳定平衡。还改进扎制用料,将纸糊改为丝绸,延长了麒麟的使...
查看更多
代三海
2018.11.15
代三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12月生,甘肃省武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武山旋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旋鼓舞,得父代吉成家传,1973年开始学习旋鼓舞。经过勤学苦练,1980年掌握了武山旋鼓舞的各种套路技艺与表演要领。组织并参加过多次省、市、县各级节会表演获得好评。近年来通过开办培训班等方式,将旋鼓舞技艺传授给当地青少年,徒弟有代永吉、代潮东等。在农闲之余积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高社会非遗保护意识,致力于旋鼓舞技艺传承事...
查看更多
杨门元
2018.11.15
杨门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9年1月生,甘肃省武威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凉州攻鼓子)代表性传承人。8岁起学习凉州攻鼓子表演技法,16岁正式表演。1996年创办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攻鼓子表演艺术团并任团长,先后组织并参加过三十余次国家、省、市、区的舞台及广场表演,多次获奖。还参加过五部纪录片及电视剧的拍摄。表演技法纯熟,在继承原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近年来除参加各类非遗展演外,以培育少年鼓手为重点,培养了大批年轻鼓手。
查看更多
李成元
2018.11.15
李成元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12月生,陕西省横山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鼓舞(横山老腰鼓)代表性传承人。1967年随父亲李应华学习腰鼓表演,掌握老腰鼓十一项四十六种姿势。四十多年来,勇于探索,总结出一套老腰鼓表演的动作形式,主要有“顺风旗”“单蹬腿”“两脚不落地”“踹脚打”“过堂打”等。在熟练掌握传统场子表演类型的同时,编制了“和谐大中华”“莲花宝地”等二十五种老腰鼓表演场图。不仅积极参加各类展演,还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一些村落的秧歌人。
查看更多
韩奎昇
2018.11.15
韩奎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朝鲜族,1925年11月生,2012年2月去世,辽宁省铁岭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鲜族农乐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能歌善舞,才艺出众,23岁师承朝鲜族民间艺人金商喆,学习传统朝鲜族农乐舞的基本动作和程式。擅长演奏小锣、长鼓等伴奏乐器,会制作仙鹤、稻谷、玉米、辣椒、黄豆等道具,还在传统纸浆面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研制出纸糊面具,使农乐舞的面具别具一格,颇具特色。一生致力于朝鲜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弟子李永浩已继承其全部舞蹈技艺,并成长为朝鲜族农...
查看更多
金明焕
2018.11.15
金明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朝鲜族,1948年8月生,辽宁省桓仁满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朝鲜族农乐舞(乞粒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父亲金成龙影响,6岁时就站在大人的肩膀上跳乞粒舞。工作后开始收集和整理乞粒舞的资料,恢复乞粒舞,并带队参加艺术节、秧歌节、民俗节等省内外各类文化活动,多次获得优秀表演奖。经常组织朝鲜族民众在节日、婚礼、祝寿等喜庆场合跳乞粒舞,开展传承活动。在其培养和教导下,儿子金山、女儿金花逐渐成长为乞粒舞第五代传承人。
查看更多
布扎西
2018.11.15
布扎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1年3月生,青海省囊谦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庄舞(囊谦卓干玛)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囊谦卓干玛表演者世家,几代人都是卓干玛表演者,从小就受到父辈的悉心指导,16岁上场表演,29岁成为领舞并开始收徒教学,至今已有徒弟三百多人。2006年开始带领卓干玛舞蹈队参加每年一届的玉树州赛马节。长期配合文化部门致力于囊谦卓干玛的表演、搜集、整理和传承人的培养等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查看更多
才哇
2018.11.15
才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9年2月生,青海省称多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庄舞(称多白龙卓舞)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称多白龙卓舞表演者世家,自小喜欢舞蹈,受到周围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得到了父亲的表演技艺亲传,20岁成为白龙卓舞表演者,32岁开始领舞并收徒教学,至今已有徒弟七百多人。曾多次在每年一届的玉树州赛马节上领舞,在寺院、庙会、村落重大礼仪性场合和青海省内外重大节日中表演。长期致力于称多白龙卓舞的表演、搜集、整理和传承人的培养等工作。
查看更多
1
1659
1660
1661
1662
1663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