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7 星期三 农历四月初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白马尼麦
2018.11.15
白马尼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3年1月生,四川省新龙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庄舞(甘孜锅庄)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辈学习锅庄技艺,是新龙县甘孜锅庄当今为数不多的“卓本”(藏语领舞者的专称)。拥有丰富的表演经验,舞姿优美,嗓音甜润,舞蹈动作幅度大,伸展双臂犹如雄鹰盘旋奋飞。参与过上百场锅庄表演,多次代表新龙县参加省、州艺术节、锅庄调演等活动。积极收徒授艺,致力于甘孜锅庄的传承。
查看更多
阿德
2018.11.15
阿德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47年3月生,四川省新龙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锅庄舞(甘孜锅庄)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熟练掌握上占、中占、下占多种锅庄与唱词。其表演技艺纯熟,极具民族特色,呈现出模仿能力强、唱词丰富的特点。每逢节假日或空闲时,自娱自乐举办锅庄表演,义务传授锅庄技艺,并曾多次参与编排演出各大锅庄表演。长期致力于新龙锅庄的表演、搜集、整理和后继人才培养等工作。
查看更多
田景仁
2018.11.15
田景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2年5月生,2010年1月去世,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摆手舞(酉阳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辈在摆手堂踏着鼓点学跳摆手舞,所传承的摆手舞中有大量模拟先人迁徙场景的群体性舞蹈。1983年,毫无保留地将传承的摆手舞传授给当时酉酬区政府组建的文艺代表队,并参加自治县成立庆典大会上的表演,博得全场喝彩,这也是土家族田氏迁徙摆手舞第一次在大会公开场合露面。所传承的摆手舞经过艺术家的提炼升华后,成为酉...
查看更多
邱剑英
2018.11.15
邱剑英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1年9月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泉州拍胸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民间艺人学习拍胸舞技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还广泛吸收民间姊妹艺术,形成了自己的表演特色。积极参加各类演出活动,曾获中国天津文化广场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一直致力于拍胸舞的传承与弘扬,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舞蹈》《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家》等书。1995年被中国舞协授予“从艺三十年以上老艺术家”称号,1999年被福建省舞蹈家协会授予福建省“从事舞蹈工作五十年老...
查看更多
王新惠
2018.11.15
王新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盖州高跷)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高跷秧歌,先后得到孙洪池、孙荣政、郭锡成、姜润德等老艺人的指点,掌握了完整的高跷秧歌表演程式和套路,后因司鼓而闻名。借鉴戏曲中急急风、四击头等锣鼓经的打法,擅长以轻、重、缓、急等不同的鼓点节奏烘托气氛,表现人物苦、乐、悲、怒等情绪。从艺六十余年来,一直投身于盖州高跷的传统程式套路、舞蹈动作的恢复和编排工作,编排的高跷舞蹈曾15次参加北京龙潭庙会...
查看更多
杨敏
2018.11.15
杨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4年9月生,辽宁省海城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海城高跷)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爱高跷秧歌,14岁时加入马风公社文艺宣传队,得到胡藻文、郭丽华、姜淑芬等高跷艺人的指教,掌握了跷上各项绝活技艺以及曲牌、鼓点的运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积极思考技艺创新和舞蹈编排,将杂技中的高难度动作融入高跷,创造了莲花大顶、孔雀开屏、叼绸子等绝活,增加了高跷表演的技巧性和观赏性。曾多次在国内、国际各类艺术节获得优秀表演奖。2005年,在文化部主办的...
查看更多
范廷禄
2018.11.15
范廷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8月生,2015年11月去世,甘肃省永靖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永靖七月跳会)代表性传承人。1947年开始,跟师傅学跳傩舞。1986年开始傩舞表演,潜心研究傩舞表演技巧,成为村中傩舞九辖(首领),是杨塔乡一带傩舞表演高手。代表作有《布袋爷》《犁地》《五官五娘子》《李存孝打虎》《方四娘》等。经常组织各庙开展傩舞表演,组织本村傩舞队进行了二百多场演出。多次与村外民间艺人探讨、交流傩舞表演技巧,有徒弟十余名。
查看更多
余杨富
2018.11.15
余杨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26年10月生,2010年12月去世,甘肃省文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文县池哥昼)代表性传承人。通晓当地民俗文化,并勤于钻研,在当地颇有声望。在农闲时间及重大节庆日,组织本村青年讲述、传唱文县池哥昼,尽心竭力教授当地爱好者。授徒二十余人,其中徒弟余林机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文县池哥昼)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有《阿尼嘎洒》《乐凯凯》《拉毛子》《银鱼子》等。
查看更多
彭英芳
2018.11.15
彭英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3年6月生,2014年3月去世,广东省湛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湛江傩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祖父、父亲学习跳傩,有半个多世纪的跳傩经验,对傩舞的基本动作和表演要求十分熟悉,对傩舞面具、表演服装和道具的制作与使用了如指掌。每年带领傩舞队到当地许多乡村进行跳傩活动,或参加艺术节、民俗文化节等展演活动,长期在麻章区多地村庄教授和指导年轻人跳傩舞,使傩舞得以传承延续。
查看更多
程长庆
2018.11.15
程长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3年10月生,江西省婺源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舞(婺源傩舞)代表性传承人。1955年起,向村里老艺人胡叙林、程仁金、胡桂树学习傩舞,此后每年正月初二,参加长径村的傩舞表演。1958年长径村成立业余傩舞剧团,即成为其中一员。1984年到婺源县文化馆传授长径傩舞,先后培养出优秀弟子何柏坤、汪树坤等。2005年参加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展演获金奖。利用空闲时间到中...
查看更多
1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