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搜索
刘永周
2018.11.15
刘永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11月生,云南省腾冲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腾冲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生于皮影世家,14岁随父亲学习表演技艺与皮影制作。15岁起随父亲演出,逐渐成为刘家寨皮影戏骨干。能熟练表演封神戏、列国戏等三百余出传统连台本戏。表演操作灵活自如,唱腔圆润优美,对白生动风趣,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设计、制作的皮影靠子,构思匠心独运,造型夸张风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表演足迹遍及腾冲大多数村寨,并多次到梁河、盈江、芒市、瑞丽...
查看更多
王彪
2018.11.15
王彪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2月生,四川省阆中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四川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14岁始习皮影演刻技法,17岁独立演出。承祖传,兼融“广”“渭”“土”皮影之长。与皮影戏艺人王访合作,收集整理传统剧本六十余套,新创《张飞之死》《神仙游阆苑》等,新排剧目十五个。2006年办皮影戏传承班,成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皮影工艺·创作”培训示范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皮影联合会授予优秀传承人称号和传承与发展贡献奖等。
查看更多
李桂香
2018.11.15
李桂香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3年8月生,湖南省岳阳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湖南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考入湖南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木偶皮影艺术剧院,从事皮影艺术表演。师从著名皮影表演艺术家王福生。在表演手法上可一人表演两个或多个影人,动作逼真、有力,细腻传神。在动物戏的表演上,既自然又有模仿,既真实又有虚拟。在全省新剧目会演中获“主演奖”“田汉表演奖”和“育花奖”。一直为培养传承人、继承和发展皮影艺术努力。1987年...
查看更多
秦礼刚
2018.11.15
秦礼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3月生,湖北省云梦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云梦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1978年拜老艺人刘修昌为师学演皮影戏,1983年又拜皮影表演艺术家陆春元为师,成为其关门弟子,擅长制作和表演。1985年在城关东正街建起了梦泽影戏馆,每年演出三百六十四天。演唱字正腔圆、优美动听,诙谐处令人捧腹,悲惨时催人泪下。操影敏捷,散打双手舞十影,擅长枪战正面取头、回马取头、一战三取双头等绝招。曾有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的专家和学者慕名...
查看更多
张向东
2018.11.15
张向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河北省抚宁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昌黎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1960年考入唐山市戏曲学校,被唐山市皮影剧院招录为学员,跟随演唱名家厉景阳和著名皮影操杆大师、“飞线大王”齐永衡学艺一年。随后至抚宁县皮影社和秦皇岛市皮影社参加皮影演出活动,作为主要的“拿影”(操杆手)演员。1976年组织重建秦皇岛市皮影剧团,改编并领衔演出大型新编神话皮影戏《大闹天宫》。退休后组建昌黎向东皮影团,赴北京、香港、福建、江苏等地和捷克...
查看更多
苏立文
2018.11.15
苏立文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1年5月生,湖南省冷水江市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梅山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53年开始跟随父亲学傩艺、师教道教、武术等,在父亲的指导下熟诵师、道两教的本经,学唱傩戏剧本。1956年读了一年初中后便辍学回家,一心一意师从父亲学习傩仪、傩礼、傩祭、傩戏、傩舞、傩曲等。1972年专随父亲从事傩戏表演。1982年父亲去世,接过衣钵,成为苏氏傩坛的掌教师公,全面掌握了《搬开山》《搬土地》《搬锯匠》等梅山傩戏大部分剧目以及傩祭仪程中的...
查看更多
桂训锦
2018.11.15
桂训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3月生,江西省德安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德安潘公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得益于前辈的口传身教,熟悉潘公戏的整套表演程式,并能担当参军、棚上人物、棚下人物等重要角色。1984年组织人员恢复潘公戏演出。1987年参加全国傩戏学术研讨会。1990年由其提供的潘公戏文字、照片、资料被列入《德安县志》。1994年牵头组织恢复了“潘太公游春”民俗活动,以后每年组织、导演游春做戏并传授技艺。2007年主持整理出版了《潘公传奇》一书...
查看更多
张军
2018.11.15
张军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9月生,山西省临猗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锣鼓杂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热心于各类民俗活动,尤其是对锣鼓杂戏钟爱有加。18岁高中毕业后跟随同村姚继堂学习杂戏的台词韵律、表演技巧等,并整理、恢复了多个杂剧演出剧本。融合了秦腔、蒲剧等剧种的舞台元素,巧妙地使用喉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特色,尤其对“报子”的职能理解深刻,经常在演出中充当“引戏人”的角色,能及时救场并即兴表演。保存有《反西凉》《三请诸葛》《铜雀台》《火攻计》等六个手...
查看更多
李先加
2018.11.15
李先加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0年1月生,青海省同仁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黄南藏戏)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在寺院学习藏戏,在当地浓厚的藏戏艺术熏陶下,系统全面地学习藏戏艺术,熟练地掌握了民间藏戏技艺。在几十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恢复了黄南藏戏艺术一些失传的表演技法并加以丰富,形成黄南藏戏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了专家、学者及艺术界人士的一致好评。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先后整理上演了八大藏戏中的六部剧目(包括《智美更登》《卓娃桑姆》《曲吉诺桑》)以及《阿德拉姆》《松...
查看更多
欧噜雪吧
2018.11.15
欧噜雪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37年6月生,2016年10月去世,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戏(尼木塔荣藏戏)代表性传承人。1946年至1959年跟随藏戏艺人落琼学习藏戏表演技艺。经过13年的学习,熟练掌握了藏戏表演的各项基本功,并达到较高的技艺水平。1981年应邀担任塔荣乡藏戏班负责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表演藏戏,获得了一致的好评。1984年率领藏戏班在拉萨雪顿节上演出,获得藏戏表演“扎西雪巴”一等奖。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