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30753)
机构
(24)
政策
(424)
资讯
(11414)
清单
(12138)
资源
(2936)
学术
(2360)
百科
(148)
其他
(1289)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覃自友
2018.11.15
覃自友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1年生,2008年去世,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代表性传承人。覃自友16岁开始习艺,经过长期实践,他全面掌握了“撒叶儿嗬”的各种套路和演唱技巧。他跳“撒叶儿嗬”时,讲求顺、曲、颤的舞蹈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他那形象逼真的模拟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舞蹈动作,更是受到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
查看更多
张明光
2018.11.15
张明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38年生,湖南龙山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张明光从小得师傅秦恩如亲传,全盘掌握了土家族大、小摆手的歌舞内容及“舍巴日”的仪轨,成为摆手舞第二十五代掌堂师。他的舞姿自然洒脱,嗓音高亢嘹亮。他除在当地传授摆手舞,培养了胡清文、田承德、秦恩瑞等摆手舞艺人外,还多次应邀到长沙、吉首、张家界等地授徒传艺,对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更多
田仁信
2018.11.15
田仁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33年生,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摆手舞代表性传承人。田仁信6岁起跟随祖父田富贵、父亲田万发学跳摆手舞,他教授的弟子有田朝发、田明孔等人。他表演的摆手舞动作质朴,古韵浓郁。
查看更多
缪正发
2018.11.15
缪正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生,甘肃兰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兰州太平鼓代表性传承人。缪正发上中学时期由父亲缪康荣传授太平鼓舞技艺,后师从许琪、杨玉兰等艺人。他创新了太平鼓鼓艺,将“兰州太平鼓”高鼓、中鼓、低鼓等不同流派的打法融汇糅合,使兰州太平鼓的表演更加体现出西北汉子那种粗犷、豪放和阳刚之美。
查看更多
张万玖
2018.11.15
张万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生,陕西延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川蹩鼓代表性传承人。张万玖9岁开始随长辈学习蹩鼓技艺。他既是蹩鼓的表演者和组织者,也是当地公认的最有代表性的蹩鼓艺人。他动作刚健,英武潇洒,在舞、蹦、跳中做出的各种舞姿,体现出洛川蹩鼓古朴粗犷、刚劲威武的舞蹈风格。他培养蹩鼓艺人五十多名,为洛川蹩鼓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更多
曹怀荣
2018.11.15
曹怀荣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陕西安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塞腰鼓代表性传承人。曹怀荣从小跟随父亲曹德旺学习打腰鼓,掌握“安塞腰鼓”的所有表演技艺。他培养了众多老、中、青不同年龄的腰鼓表演者,为安塞腰鼓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更多
杨作梁
2018.11.15
杨作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山西翼城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翼城花鼓代表性传承人。杨作梁9岁起跟随叔叔、著名花鼓艺人杨生汉学习打花鼓。他技艺高超,擅长“多鼓”表演,尤以“三鼓朝阳”最拿手,舞蹈动作灵活多变,多采用跳转身接单腿跪,表演中静止造型多,给人以干脆、麻利、坚毅和强悍的印象。杨作梁除收有徒弟杨作桐、李青凤等人外,还培养了众多花鼓艺人。代表作品有:《喜迎春》《观灯》《工农大联盟》等。
查看更多
吴三桂
2018.11.15
吴三桂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生,江西永新县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新盾牌舞代表性传承人。吴三桂8岁师从永新盾牌舞第二十八代传人墨里师学演“提牌”,他的表演特征是眼尖、手快、步捷,使盾牌舞愈加显得威武、雄壮、激烈。他迄今已传授近百名弟子。
查看更多
邢传佩
2018.11.15
邢传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辽宁海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跷(海城高跷)代表性传承人。邢传佩15岁由父亲邢立才传授高跷技艺,演“上装”(旦角),次年跟随伯父邢立巨学演“头跷”(武丑),20岁师从王才让,后参加辽宁省高跷秧歌改革培训班,师从胡藻文、郭丽华学习手绢、扇子功。近年来,邢传佩作为海城高跷活动的重要组织者,成立了海城民间高跷秧歌艺术团,培养了夏威、李文岐等弟子,为传承海城高跷技艺做出了很大贡献。邢传佩27Ⅲ-9海
查看更多
杨卫
2018.11.15
杨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2年生,广东汕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英歌(潮阳英歌)代表性传承人。杨卫是通过家族承传方式学习英歌舞。他9岁开始练习武术,15岁已掌握英歌舞基本套路,18岁就成了英歌队的领舞人,继而负责英歌队教练。他尤善于对英歌舞蹈的改革创新,深受舞者和观众喜爱的古朴大方、刚柔并济的英歌舞动作套路“七下槌”就是杨卫于1991年编创的。
查看更多
1
1803
1804
1805
1806
1807
307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